微生物基本操作讲义-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V-P试验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 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一般用于肠杆菌科各菌属的鉴别 四)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五)靛基质(Imdole)试验 六)硝酸盐(Nitrate)还原试验 七)明胶(Gelatin)液化试验 大肠杆菌:阴性(明胶为固态) 假单胞菌:阳性(明胶被液化) 十)硫化氢(H2S)试验 十一)三糖铁(TSI)琼脂试验 6.3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反应是指:相应的抗原与抗体在体外一定条件下作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凝集现象。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用血清学反应来鉴定分离到的细菌,以最终确认检测结果。 血清学试验 谢 谢! 5.2分离纯化   含有一种以上的微生物培养物称为混和培养物(Mixed culture)。如果在一个菌落中所有细胞均来自于一个亲代细胞,那么这个菌落称为纯培养(Pure culture)。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为纯的培养物。得到纯培养的过程称为分离纯化。 5.2.1倾注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悬液通过一系列稀释,取一定量的稀释液与熔化好的保持在40~50°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然后把这混合液倾注到无菌的培养皿中,待凝固之后,把这平板倒置在恒箱中培养。单一细胞经过多次增殖后形成一个菌落,取单个菌落制成悬液,重复上述步骤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物。 图1 倾注平板法(a)涂布平板法(b)图解 1.菌悬液 2.熔化的培养基 3.培养物 4.无菌水 稀释倒平板和涂布法 5.2.2涂布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悬液通过适当的稀释,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放在无菌的已经凝固的营养琼脂平板上,然后用无菌的玻璃刮刀把稀释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上,经恒温培养便可以得到单个菌落。(图1 b) 5.2.3平板划线法   最简单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用无菌的接种环取培养物少许在平板上进行划线。划线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单个菌落的划线方法有斜线法、曲线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图2)当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上往后移动时,接种环上的菌液逐渐稀释,最后在所划的线上分散生长,各自形成菌落,以便根据菌落形态及特征,挑选单个菌落,经过移种而获得纯种细菌 (纯培养)。 图2 平板划线分离法 1.斜线法 2.曲线法 3.方格法 4.放射法 5.四格法 划线接种示意图 5.2.4富集培养法   富集培养法的方法和原理非常简单。创造一些条件只让所需的微生物生长,使其能有效地与其他微生物进行竞争,在生长能力方面远远超过其他微生物。   所创造的条件包括选择最适的碳源、能源、温度、光、pH、渗透压和氢受体等。在相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经过多次重复移种,最后富集的菌株很容易在固体培养基上长出单菌落。 5.2.5厌氧法 为了分离某些厌氧菌,利用装有原培养基的试管作为培养容器,把这支试管放在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以便逐出培养基中的溶解氧。然后快速冷却,并进行接种。接种后,加入无菌的石蜡于培养基表面,使培养基与空气隔绝。 另一种方法是,在接种后,利用N2或CO2取代培养基中的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把试管口密封。 把所分离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然后再把培养皿放在完全密封的厌氧培养装置中。 5.3培养   微生物的生长,除了受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外,还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等。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培养的方式和条件也不尽相同。 5.3.1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一)营养物浓度 二)温度 根据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三个类型:   (1)嗜冷微生物:其是适生长温度多数在-10℃-20℃之间   (2)中温微生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0℃-45℃之间   (3)嗜热微生物:生长温度在45℃以上。 三)水分 四)氧气 (1)需氧微生物 (2)兼性需氧微生物 (3)微量需氧微生物 (4)耐氧微生物 (5)厌氧微生物 5.3.2培养方法 根据培养时是否需要氧气,可分为: 好氧培养; 厌氧培养。 一)好氧菌的培养 (1)固体表面培养法 (2)液体培养法 二)厌氧菌的培养 (1)深层穿刺培养 (2)化学吸氧与深层穿刺相结合 (3)抽气法 5.4菌种保存 菌种保藏方法很多,但主要是根据以下原则而设计的: (1)必须选用典型优良纯培养物进行保藏,并尽量采用其休眠体,如细菌物芽孢,真菌的孢子等进行保藏; (2)创造有利于微生物休眠的环境条件,如低温、干燥、缺氧、缺乏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等; (3)尽量减少传代次数。采用以上措施有利于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