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与辅酶-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机体只能从胆汁排出过多的维生素D,维生素D如摄食过量则会中毒。早期症状为:乏力、疲倦、恶心、头痛、腹泻等。较严重时引起软组织(包括血管、心肌、肺、肾、皮肤等)的钙化,导致重大病患。 三 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或抗不育维生素,已知有8种,其中4种(α、β、γ、δ-生育酚)较为重要,α-生育酚的效价最高。 动物组织的维生素E都是从食物中取得的,主要来源于植物油中。 维生素E为淡黄色无嗅无味油状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油脂。不易被酸、碱和热破坏,无氧条件下热至200℃也稳定。极易被氧化。易被紫外光破坏。在259nm有吸收峰。 结构 6-羟苯骈二氢吡喃衍生物 α-Tocopherol 1 2 3 4 5 6 7 8 缺乏症: 生殖系统的上皮细胞毁坏,雄性睾丸退化,不产生精子,雌性流产或胎儿被溶化吸收。 2. 肌肉(包括心肌)萎缩,形态改变,代谢反常。 3. 血胆固醇水平增高,红细胞破坏,发生贫血。 四 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类能促进血液凝固的萘醌衍生物。1929年,H. Dam发现。有K1、K2、K3、K4四种,K1、K2为天然产物,K3和K4为人工合成品。 维生素K1为黄色油状物。维生素K2为黄色晶体。溶于油脂及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等,耐热,但易被光破坏。 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凝固,因维生素K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的重要因素。 1.结构 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 1 2 3 4 2.功能 促进血液凝固,所以维生素K也称凝血维生素。 Vit K vitK的作用是促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另外,其它凝血因子7、9、10的合成也依赖于vitK 3.缺乏症: 动物缺乏维生素K,血凝时间延长。成人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K。有维生素K缺乏病状的人,必伴有其他生理功能不正常的情况,如胆管阻塞,或因肠道疾病妨碍维生素K的吸收。 新生婴儿肠内无菌,不能合成维生素K,身体本身又无贮存,故易因维生素K的缺乏而出血,应当在出生前增加母体的维生素K含量。 大剂量维生素K可引起动物贫血、脾肿大和肝肾伤害。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有时还引起溶血。 * * * * * * * * * * * * * * * * * * * * * 功能: 作为辅酶参加多种代谢反应,包括脱羧、转氨、氨基酸内消旋、Trp代谢(包括Trp→ nicotinamide)、含硫氨基酸的脱硫、羟基氨基酸的代谢和氨基酸的脱水等。 缺乏症: 导致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机构的损害。 酵母、肝、蛋黄、肉、鱼、谷物,同时肠道细菌可合成。 六 生物素 生物素(维生素B7或H)为含硫维生素,其结构可视为由尿素与硫戊烷环结合而成,并有一个C5酸枝链。 HN NH C O 尿素部分 HC CH H2C CH S 硫戊烷环部分 (CH2)4COOH C5酸根部分 生物素(bioton) 尿素环上的一个N可与CO2结合 生物素是细长针状的晶体,熔点232℃,耐热和耐酸、碱,微溶于水。 功能: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在CO2固定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缺乏症:人体一般不会发生生物素缺乏。大白鼠严重缺乏时,后脚瘫痪,广泛的皮肤病、脱毛和神经过敏。人类缺少生物素可能导致皮炎、肌肉疼痛、感觉过敏、怠倦、厌食、轻度贫血等。 七 叶酸和叶酸辅酶 叶酸(folic acid)即维生素B11,由蝶呤啶、对氨基苯甲酸与L-谷氨酸连接而成。 叶酸为鲜黄色物质,微溶于水,在水溶液中易被光破坏。 叶酸的5、6、7、8位置,在NADPH2存在下,可被还原成四氢叶酸(FH4或THFA)。四氢叶酸的N5 和N10位可与多种一碳单位结合作为它们的载体。 (1)结构 叶酸在5、6、7、8位加上四个氢,生成四氢叶酸(FH4),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传递一碳单位。 功能: THFA是转一碳基团酶系的辅酶。功能部位N5 和N10。 主要的生理功能: 参与嘌呤环的合成 Gly → Ser 缺乏症: 叶酸缺乏时,红细胞的发育受到影响,造成巨红细胞性贫血症。 八 维生素B12和B12辅酶 维生素B12是含钴的化合物,又称钴胺素(cyanocobalamine)。维生素B12的发现是多年研究恶性贫血症(即巨初红细胞症)的结果。在1948年从肝脏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控制恶性贫血效果的红色晶体物质,定名为维生素B12。 在自然界中只有微生物能合成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含三价钴的多环系化合物,其经验式为C63H88O14N14RCo。其结构式经多次修正,至1963年确定。1973年完成人工合成。 维生素B12(氰钴胺素cyanocobalamin) 结构 B12的咕啉核心 二甲基苯并咪唑 核苷酸 氨基异丙醇 氰钴胺素cyanocobalamin 功能: 促进某些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