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上课分析
例2:AgNO3 + KI→KNO3 + AgI↓ 过量的 AgNO3 作稳定剂 胶团的结构表达式: [(AgI)m · n Ag+ · (n-x)NO3–]x+ · x 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胶核 胶粒 胶团 胶团的图示式: 8.8 溶胶的电性质 溶胶的稳定性 抗聚结稳定性:胶粒之间有相互吸引的能量Va和相互排斥的能量Vr,总作用能 为Va+Vr。如图所示: 动力学稳定性:由于溶胶粒子小,布朗运动激烈,在重力场中不易沉降,使溶胶具有动力稳定性。 当粒子相距较大时,主要为吸力,总势能为负值;当靠近到一定距离,双电层重叠,排斥力起主要作用,势能升高。要使粒子聚结必须克服这个势垒。 粒子间相互作用与其距离的关系曲线 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一、外加电解质对聚沉的影响(两重性): 电解质浓度小时:使胶粒带电,同性相斥,不易聚沉 电解质浓度足够大时:使分散层变薄,?电势下降,易聚沉 聚沉值:使溶胶发生明显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 电解质浓度c 聚 沉 速 率 聚沉值 (此时? =25~30mV) ?=0 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聚沉能力大小有以下规则: 1.哈迪-舒尔兹(Hardy-Schulze)规则: 聚沉值与反离子价数成反比, 聚沉值 2. 感胶离子序:同价反离子,聚沉能力略有不同 H+Cs+ Rb+ NH4+ K+ Na+ Li+ F-Cl-Br-NO3-I- 3.同离子:当反离子相同时,同离子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弱 4.有机化合物离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因此有较强的聚沉能力。 如:As2S3(负)溶胶 电解质 KCl 氯化苯胺 氯化吗啡 聚沉值/mol?m-3 49.5 2.5 0.4 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不同电解质的聚沉值(mmol/dm3) LiCl 58.4 NaCl 51 KCl 50 1/2 K2SO4 65 HCl 31 CaCl2 0.65 BaCl2 0.69 MgSO4 0.80 1/2Al3(SO4)3 0.096 AlCl3 0.093 负溶胶(As2S3) 正溶胶(Al2O3) NaCl 43.5 KCl 46 KNO3 60 K2SO4 0.30 K2Cr2O7 0.63 K2C2O4 0.69 K3[Fe(CN)6] 0.08 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二、溶胶的相互聚沉 两种电性相反的溶胶混合发生聚沉: 完全聚沉:当两种溶胶的总电量相等时 不完全聚沉:当两种溶胶的总电量不等时 例如:明矾净水: 泥沙(溶胶)带负电+Al(OH)3带正电 不同牌号的墨水混合?沉淀 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三、大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两重性) 1. 一定量大分子起稳定作用(保护作用): 如:亲水性的明胶、蛋白质、淀粉等。 血中磷酸钙,碳酸钙由蛋白质保护而不沉淀 2. 少量大分子 敏化作用:破坏稳定性,使电解质聚沉值变小 絮凝:通过“架桥”效应导致絮凝 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不同胶体的相互作用 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应用: 大分子作为絮凝剂的应用: 污水处理及净化; 化工操作中的分离和沉淀 优点:效率高,只需加入质量比约10-6的絮凝剂; 沉淀迅速,沉淀物大块疏松,便于过滤。有选择性 大分子作为保护剂的应用: 墨汁中加树胶,保护炭粉不聚结; 贵金属催化剂(铂溶胶、镉溶胶)中加大分子溶液保护后,可烘干,便于运输,使用前再加入溶剂,就可复为溶胶。 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研磨法:胶体磨1?m左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节矿体取样与质量评定分析.doc
-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分析.pptx
- 第五讲-专家系统分析.pptx
- 第五讲_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分析.ppt
- 第五章:毒物泄漏及扩散模型-第四次分析.pptx
- 第五节航标分析.ppt
- 第五组-锂离子扩算系数的电化学测量方法分析.pptx
- 第五讲政治团体分析.ppt
- 第五讲:命令、公告、通告、述职报告PPT.ppt
-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分析.pptx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