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诊:经已净,少腹左侧作痛,其脐下按之痛更甚,此输卵管炎之象。带下多而粘。 生侧柏叶30g(煎汤代水) 白芍9g 生麻黄3g 樗皮9g 白薇9g 羌活4.5g 杏仁泥12g 延胡索9g 失笑散12g(包)粉甘草3g 原按:此案一诊,因气郁不舒,致宿瘀内阻,经行不畅,故先从理气调经着手。二诊因带下多而粘,少腹及脐下作痛,辨其为输卵管炎,故用清下焦湿热之品以消炎;用麻黄、羌活者非为解表,乃取其温经镇痛之用。 按:诊断取用西医病名,治疗则投传统汤药,可见章氏临证特点。二诊带下多而粘,似应加黄柏、山栀、黄芩为好。 吴佩衡医案 吴佩衡(1888—1971),名钟权,原云南中医学院院长,著名经方家。 著有《麻疹发微》、《伤寒论新注》、《吴佩衡医案》等。 吴氏早年从师学时方,中年以后,致力于仲景学说的研究和推广,临床擅用经方大剂,常采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扶阳散寒之剂,治愈许多阳虚阴寒病证。 他对附子的研究颇深,其医案中对阴寒证的识别、附子的用量以及确切的疗效,既让人称奇叫绝! 医案来源:《吴佩衡医案》 案一、阴瘅证(慢性胆汁性肝硬化) 方某,男,28岁,未婚。患者因肝脾肿大,全身发黄已八年,继而出现腹水肿胀,腹围达98厘米,黄疸指数高达100 单位,行剖腹探查,取肝脏活体组织做病理检验,证实为“胆汁性肝硬化”。余见患者病体羸瘦,面色黄黯晦滞无光,巩膜深度黄染,周身皮肤亦是深黯黄色,干枯瘙痒而留见抓痕。精神倦怠,声低息短,少气懒言,不思食,不渴饮,小便短少,色深黄如浓茶水,腹水鼓胀,四肢瘦削,颜面及足附以下浮肿,两胁疼痛,尤以肝区为甚。扪之,肝肿大于右肋沿下约二横指,脾肿大于左肋沿下约三横指。脉沉取弦劲而紧,舌苔白滑厚腻而带黄色,少津。 因阳虚水寒,肝气郁结不得温升,脾虚失其运化,湿浊阻遏中焦,胆液失其顺降,溢于肌肤,故全身发黄。阳虚则湿从寒化,水湿之邪泛滥于内,脾阳失其运化,日久则成为腹水肿胀之证。肤色黄黯不鲜,似阴黄之象。此病即所谓“阴瘅证”。 法当扶阳抑阴,舒肝利胆,健脾除湿为治则。以四逆茵陈五苓散加减治之。 附片100g 干姜50g 肉桂15g(研末,泡水兑入) 吴萸15g(炒) 败酱15g 茵陈30g 猪苓15g 茯苓50g 北细辛8g 苍术20g 甘草8g 二诊:服上方十余剂后,黄疸已退去十之八九,肝脾肿大已减少,小便色转清长,外肿内胀渐消,黄疸指数降至20单位,面部黄色减退,已渐现润红色,食欲增加,大便正常,精神转佳。然患病已久,肝肾极为虚寒,脾气尚弱,寒湿邪阴尚未肃清,宜再以扶阳温化主之。 附片150g 干姜80g 茵陈80g 茯苓30g 苡仁20g 肉桂15g(研末,泡水兑入) 吴萸10g 白术10g 桂尖30g 甘草10g 三诊:服上方六剂后,肝脾已不肿大,胁痛若失,小便清利如常,面脚浮肿及腹水鼓胀已全消退,饮食、精神倍增,皮肤及巩膜已不见发黄色。黄疸指数已降至3单位。脉象和缓,舌苔白润,厚腻苔已全退。此水湿之邪已除,元阳尚虚,再拟扶阳温化之剂调理之,促其正气早复,以图巩固效果。 服上方七八剂后,患者已基本恢复健康。一年后随访,肝脾肿痛及黄疸诸证均未再发作。 附片150g 干姜90g 砂仁15g 郁金10g 肉桂15g(研末,泡水兑入) 苡仁20 g 佛手20g 甘草10g。 吴佩衡擅长治疗阳虚阴寒证,他认为对阴寒证宜温而不宜补,温则气血流通,补则寒湿易滞。临床上很少用滋补药物,而采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经方大剂,温扶先天心肾阳气。而对于附子的应用,胆识过人,名闻全国。 按: 据他经验,凡面色淡白无华,或兼夹青色,倦怠无神,少气懒言,力不从心,动则心慌气短,自汗食少,畏食酸冷,溺清便溏,诸寒引痛,易感风寒,甚或形寒怕冷,手足厥逆,恶寒蜷卧,喜暖向阳,多重衣被,口润不渴或渴喜热饮而不多,舌质淡,或兼夹青色,舌苔白滑或白腻,脉象多见沉、迟、细、弱、虚、紧等,都可以用附子(《吴佩衡医案·前言》)。 他使用附子的范围很广,除外感病以外,内伤杂病也应用极多。如内科的虚劳、慢性咳喘、音哑、牙痛、风湿痹痛、腰痛、胁痛、肝硬化腹水、胸痹心痛、虚寒胃痛。痢疾泄泻、黄疸、瘕癥积聚、低血压、高血压、中风、痿证、阳痿早泄,妇科的乳腺炎、月经不调、崩漏、闭经、不孕、习惯性流产、难产等,儿科的麻疹、天花等,凡见以上阴寒证者,均使用附子剂。 附子有毒,吴氏的用量极大,数倍于常量,本案用量达100g,是常量的10倍。但不仅没有毒副反应,而且将此重症阴黄转危为安。 吴氏煮附子,一是用开水,用大锅,水量要大;二是时间长,煮沸后要数小时,用量15—60g者,需2一3小时,用量增加,还须相应延长煎煮时间,以保证用药安全。另外,附子的配伍也很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饮食营养与卫生.doc VIP
-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计算书.doc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续写故事》课件.pptx VIP
- 2025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真题.pdf VIP
- 尼康D5200使用说明书_大陆_VRUM_SG(Sc)01.pdf VIP
- 管理会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安徽财经大学.docx VIP
-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1课时 口算和估算 课件 2025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选煤厂操作规程汇编.docx VIP
- 202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共享运营公司招聘(1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青岛版信息科技第3册学历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