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周南·关雎》与先秦贵族婚姻礼俗
(7)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 (8)芼(mào):“覒”之假借,择取。 (9)锺,应作“鐘”。 钟、鼓,古代礼仪乐器,后借指音乐。亦代指富贵。樂(lào),《说文解字·木部》:“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虡也。”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一:“乐,古音读劳来之劳,故与芼韵。” 2.韵脚 首章:鸠、洲、逑为韵,属幽部。 次章:流、求为韵,属幽部。 三章:得(di,丁力反,入声)、服(fu,扶逼反,入声)、侧(zi,入声)为韵,属之部。 四章:采(cì,此止反)、友(yì)为韵,属之部、 卒章:芼(mào)、乐(lào)为韵,属宵部。 说明:韵脚全部采自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 《论语·八佾(yì)篇》:“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喜词锐,怒词戾,哀词伤,乐词荒,爱词结,恶词绝,欲词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惟《关雎》乎!” 王安石《王安石集》卷五十八《贺贵妃进位表》:“祲盛之礼,发于宫闱;欢康之声,播于寰海。中贺。恭惟皇帝陛下放古之宪,刑家以身,乃资妇德之良,俾贰坤仪之政。盖《关雎》之求淑女,以无险诐私谒之心;《鸡鸣》之得贤妃,则有警戒相成之道。于以求助,不专为恩。臣生逢明时,窃观盛事。祝圣人之多子,辄慕尧封;思令德以式歌,岂惭周雅?臣无任。” 首章:感彼关雎,求爱之始。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卷一:“兴而比也。……诗意只以雎鸠之和鸣兴比淑女、君子之好匹。” 次章:求之不得(di),哀而不伤。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卷一:“兴而比也。……通篇关键,在此一章。……‘荇菜’只是承上‘雎鸠’来,亦河洲所有之物,故即所见以起兴耳,不必求之过深。……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 卒章:得之为欢,乐而不淫。明钟惺《批点诗经》卷一:“看他窈窕淑女,三章说四遍。”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卷一:“兴而比也。……言‘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以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也。此两‘左右’亦顺承上‘左右’字用来,不必泥。诗多有如此者。” 《礼记·礼运》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论语·子罕篇》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卫灵公篇》:“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孟子·告子上》 :“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告子下》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啻)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啻)色重?” 二、主题(1) 《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以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这里诗人用琴瑟、钟鼓的和鸣来象征男女之间的和谐、敬重,让诗中的“君子”以琴瑟、钟鼓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欢乐心情,并没有放荡淫佚,恣肆不羁,而是体现出相当的克制力,体现了诚挚健康的婚恋观。 二、主题(2) 其一,淑女君子,男女相配。 其二,爱慕追求,有度有节。 其三,两情相悦,琴瑟和谐。 《郑风·女曰鸡鸣》:“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论语·学而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贵。” 《礼记·乐篇》:“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 二、主题(3) “婚姻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庄二十二年《春秋》:“冬,公如齐纳币。”《榖梁传》:“纳币,大夫之事也。礼有纳采,有问名,有纳徵,有告期,四者备而后娶,礼也。公之亲纳币,非礼也。故讥之。”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二、主题(4) 所谓“纳采”, 也称“委禽”、“下达”,是男方之父先遣媒人前往女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