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3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ppt.Convertor.docVIP

第五讲3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ppt.Convertor.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3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ppt.Convertor

第五讲之三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 1 中晚唐文学的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精神衰退,现实主义则进一步获得发展与成熟。 由青春期进入中年。 由理想层面进入现实层面。 从追求兴象圆融转而追求深刻、准确、精致。 2 李白眼中的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见孟棨《本事诗》 3 杜甫的生平(一) 712-770 字子美,原籍襄阳人,后因其曾祖迁居巩县,遂为巩人。 20岁以前,用功读书,打下了良好的学问基础。 弱冠之年,南游吴越 24岁,赴洛阳考试不第,东游齐赵。 4 杜甫的生平(二) 33岁,与李白、高适相识,往还唱和,同游梁、宋。 34岁起,长安十年——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杜甫将目光投向了现实,诗风发生了转变。 安史之乱,味尽人间悲苦。 48岁,入川,开始过一种充满慰藉与宁静的生活,然而中间亦不乏颠沛流离。 5 杜甫的生平(三) 54岁,严武卒,成都再难久居,杜甫再度面临流浪飘零。开始出川的旅程——其间,夔州两年,是杜甫诗歌创作最为重要的一段时期。 57岁,思往湖南,乘舟出峡。 59岁,病逝途中。据新旧唐书记载,杜甫因受水阻,十日不得食,后郴州县令具舟相迎,大啖牛肉白酒,一夕暴卒。 6 小结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而这一时期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候——前有安史之乱,后亦有吐蕃入侵带来的混乱。整个社会长年挣扎在战争与饥饿当中。就个人而言,杜甫同样过得水深火热。这样一个时代,造就了杜甫。而杜甫则以他的诗歌,从最广泛最深刻的角度,反映和刻画着这样一个时代。 7 “诗史”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 一方面,是由于杜诗有历史的认识价值,可以用以证史,可以弥补历史记录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杜诗提供了比史实更为广阔,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 大量采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善于抓住细节,同时在叙述中融入深厚强烈的抒情,不时展开议论。 8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在这几年中,我们的诗人,始终与祸乱相终始,国破家亡,流离转徙,屠戮人民,摧毁房屋,衰败荒凉,满眼都是白骨。一切的痛苦经验,他尝过,一切的残酷现象,他看到。” 9 方东树《昭昧詹言》(一) 秋兴者,因秋而发兴也。谓之兴者,言在于此,意寄于彼,随指一处一事为言,又在此处而思他处也。而皆以己为纬,以秋为主,以哀伤为骨。 10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1 (二) 评其一 起句秋,次句地,亦兼秋。三四景,五六情,情景交融,兴会标举。 12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3 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汎汎,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尽轻肥。 14 (三) 评其三 结句出场,兴会陡入,如有神助。 15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帝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16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17 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朱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18 (四) 评其六 末句兜回,收全篇,无限低回,所谓弦外之音。 19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飘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20 (五) 评其七 沉著悲壮,色色俱绝。 21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22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3 杜甫的律诗 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以律诗写时事; 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以律诗写组诗; 炼字炼句达到炉火纯青——炼神 对于格律的操控达到化境——全合格律不见格律之束缚,对仗精工又似信手拈来不见对仗痕迹。 纵横恣肆,极尽变化。 24 杜诗的风格 沉郁顿挫——一方面,这说的是杜诗的情感。杜诗中的情感是无比深沉的。对于国家命运、对于百姓疾苦、对于个人遭际,诗人都总是充满忧思慨叹。但那些郁勃不平的情感,并非喷泻而出。诗人总是在强力抑制,表达得十分低回

文档评论(0)

ghwes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