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纖維技術.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纖維技術

新纖維技術 技術處 賀賢鳴 摘 要 人造纖維挾其大量生產、低廉成本之優勢,已取代天然纖維成 為紡織產品之最主要原料;唯因全球消費市場趨向休閒,對舒適與 健康之需求日益提高,對天然纖維之特性亦未一日忘懷,如何使人 造纖維具有天然纖維之性質,甚至創造優於天然纖維之新纖維,成 為人造纖維業者爭取市場之基本要件。 近年來已發展之新纖維種類頗多,部份新纖維係以改變纖維外 觀,以增加其柔軟、觸感及光澤等取勝;部份新纖維係賦予吸濕、 透濕、防臭、除臭及導電等新功能;部份則係以不同材質開發全新 產品;另有部份雖屬傳統纖維,唯以後續加工方式達到原人造纖維 所未曾具有之感性或多重附加機能。 國內人造纖維經數十年之發展,已擠身成為全球最主要產地之 一,由於本地消費量有限,絕大部份之產量必須仰賴外銷,在全球 一片新纖維開發聲中,國內人造纖維業自然不能落後;據悉國內已 有數家業者在新纖維方面開發完成或正在開發中。憑藉國內多年來 在人造纖維領域累積之實力,繼續在纖維性質、製造及加工技術等 方面不斷地研究,或有希望使原為所謂夕陽工業之台灣紡織業,於 加入WTO之後成為優先受惠之產業,得以開創出另一片新天地。 一、前言 人類使用棉、毛、絲、麻等天然纖維已有千年歷史,隨著化學工業 及高分子技術之發展,以化學方式產製之人造纖維應運而生。人造纖維可 分為再生纖維和合成纖維二大類,其中再生纖維是將天然纖維素重新化學 處理而成(如嫘縈、醋酸纖維等) ;合成纖維則是以石油產品為原料經化學 聚合再抽絲而成合成的纖維(如尼龍、聚酯、亞克力纖維等) 。 在所有的天然纖維中,棉依然在全球短纖維與牛仔裝的市場中,扮 演著重要的角色;細緻羊毛、馬海與開斯米羊毛通常給人高貴的印象,而 純蠶絲所居后主地位依然屹立不搖。至於人造纖維則以高科技之方式,儘 量改進、意圖模仿甚或取代天然纖維。 1 9 9 7年-2 0 0 0年全球天然纖維的平均年產量約有 2 , 6 0 0萬公噸,詳如 表一: 16 產業與技術第一四O期 表一 全球天然纖維產量 單位:仟公噸/年 纖維類別 1997/98 1998/99 1999/2000 平均值 棉 20,072 18,660 19,240 19,300 黃麻等 3,558 3,684 3,327 3,520 劍麻 325 306 383 340 龍舌蘭纖維 46 45 — 46 亞麻 534 628 625 600 大麻 96 — 71 80 馬尼拉麻 93 91 98 95 苧麻 167 — 171 170 木棉 193 199 — 195 蠶絲 112 —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