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扭曲的他者教科書中原住民偏見的檢討
課程與教學季刊 2008, 11(4), 頁 27~50
被扭曲的他者被扭曲的他者 ::
被扭曲的他者被扭曲的他者 ::
教科書教科書中原住民中原住民偏見的檢討偏見的檢討
教科書教科書中原住民中原住民偏見的檢討偏見的檢討
譚光鼎譚光鼎*
譚光鼎譚光鼎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學校課程教學中所潛藏的族群偏見 。透過各種相
關文獻的評閱 ,研究者分析臺灣原住民族所遭遇的扭曲和忽略。大眾媒體應扮
演促進社會正義的角色 ,但由於權力關係不平等,少數民族和弱勢族群在媒體
中的再現容易受到扭曲與污名化。在歐美國家及臺灣地區,原住民在媒體報導
中都常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主流媒體對於原住民族經常具有偏見,相關報導比
較傾向揭露其特有之問題 ,或刻意忽略、強化刻板印象。從課程政治的觀點而
言,課程教學隱藏社會權威 ,教科書內容的選擇也被社會權威所支配。教科書
對於原住民的描述,大多具有刻板印象,或是零碎而不完整,甚至是資訊錯誤。
由於中小學教師大多缺乏多元文化素養,因此可能容易因為文化遲鈍而加深學
生對原住民的負面印象 。未來學校教師應檢討教科書和課程中所隱藏的族群偏
見,實施多元文化教育 ,以協助學生發展健全的族群關係。原住民族則應該積
極書寫自己的文化與歷史 ,建立主體性,在媒體中展現豐富且有尊嚴的文化。
關鍵 :媒體素養、教科書、多元文化教育、族群偏見、原住民
*作者現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27
主題文章
壹、壹 、前言前言
壹壹 、、前言前言
媒體是捕捉並再現社會事實的管道與工具 ,也是反映社會真實(reality )
的工具。但是掌握並運用媒體者,在社會真實再現的過程中,扮演了主導的角
色。他所帶有的成見易使 「再現」的過程與結果產生偏差,提供錯誤報導。掌
握媒體者本身所具有的先在條件 ,包括意識型態、族群文化背景、專業知識與
能力 、權力位置、社會階級、政治興趣與經濟利益等,在在都使媒體在捕捉事
實、以及重組並再現社會事實的歷程中 ,產生偏光現象,扭曲社會真實。
媒體之他者再現的議題 ,其實是一種「再現的政治」(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議題,他者在媒介文本中被建構,同時也再現了我群與他者的
支配關係 (倪炎元,1999 )。在媒體的運作過程中 ,「報導者」和「被報導人」
是「我—汝」的關係 。報導者的「成見」濾光鏡,把各種角色再現為「他者」
(others ),使其被刻板印象化,被標籤化,甚至被污名化。「他者」大部分在媒
介的再現中無法發聲 ,也不擁有優勢的發言位置,因而處在一種「被建構、被
塑造」,甚至 「被發明」的劣勢處境。這些被扭曲的形式,基本上是由於他者在
階級、性別、年齡、職業、族群、種族、宗教背景的差異和劣勢,使他們在再
現過程中居於不平等地位 。
媒體運用簡易方式污名化弱勢團體的報導,在臺灣地區屢見不鮮(孔文吉,
1993 、1998 ;孫大川,1993 )。例如近年來人口數量快速增加的外籍配偶 ,在媒
體的建構下也搖身一變,迅速成為「社會問題」,相關的報導所建構的新移民女
性大多是負面的形象 (蔡蕙如,2007 ),再加上政府官員以及民意代表的發言 ,
弱勢群體很容易被媒體塑造為社會問題的所在(朱若蘭,2006 ;林河名,2006 ;
林照真 ,2004 ;藍佩嘉,2004 )。而媒體所呈現的弱勢群體形象,不僅出現在常
見的平面媒體 (報紙)和電子媒體(電視、網路),在學校之中也經常可見。不
僅課程教學是一種媒體運用形式 (教科書、教材、補充讀物、課後習作),學校
整體環境更是一個廣義的媒體環境 ,諸多的潛在課程來源(教育人員、建築、
生活常規、標語圖像、圖書館館藏),更是 「再現」社會文化和知識的管道和工
具。當我們關切社會媒體中弱勢族群的再現問題時 ,隱藏在學校日常生活中的
偏見歧視 ,也值得去關切與探索。尤其學校作為一種正式的社會化機構,課程
教學具有權威性和正當性 ,教科書的內容被奉為「正確知識」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租山地合同范本.docx VIP
- 内燃机 气门弹簧 产品质量分等分级规范.pdf VIP
-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x VIP
- 新2025年推普周班会.ppt
- 2025山东枣庄市口腔医院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山东枣庄市口腔医院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华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pdf VIP
- 精通版5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pptx
- DCS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管理维护.docx VIP
- 设计符号学提喻.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