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递质为靶标防治动物感染性疾病探究现状
神经递质为靶标防治动物感染性疾病探究现状 摘 要:?文介绍了神经-免疫调控网络在病原感染中的基本调节作用,分析了几种病原感染中神经-免疫调控网络的作用机理,为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关键词:神经-免疫调控网络;动物;感染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 S85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031-02
神经-免疫调控网络由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组成,使机体可以在维持自身内环境稳态的同时,有效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应激条件。这一学说最早由Basedovsky于1977年提出[1]。2个系统的细胞表面都具有接受对方信息的受体,系统间能够迅速、精确的相互调控[2]。目前,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随着新型疫苗研究的迅速发展,对于机体本身应答感染机制需要更完善的阐明。由于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构成的神经-免疫调控网络能够通过解剖学结构上的联系高效调控机体内环境稳态[3],其对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神经-免疫调控网络在病原感染中的基本调节作用
在体表、呼吸道、肠道等机体易与病原接触的环境,免疫细胞和神经元以不同的结构和方式识别不同类型的病原[4]。入侵的病原引发机体相应的免疫炎症反应,同时也触发交感神经系统亢进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来加速和放大局部免疫应答,从而清除病原。随后,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通过分泌乙酰胆碱调控内分泌系统和局部神经元通路抑制炎症应答,从而使机体恢复至稳态水平[5]。通过对病原感染过程中神经-免疫调控网络机理的研究,进而实时调控机体应答,将可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病原感染的目的
2 神经-免疫调控网络与病原感染
2.1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是现今世界上存在的最大传染病杀手。其中,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牛结核病是由动物感染人的人畜共患疾病,由于其影响范围广,防治措施相对困难,在造成疾病隐患的同时,严重影响经济发展[6]。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会引发机体相似的免疫应答,通过机体呼吸作用感染肺部后,主要感染肺部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来自外周血的单核细胞,从而引起细胞免疫应答[7]。研究证实,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机体后,免疫细胞产生的促炎因子IL-1、IL-6、TNF-α等的水平提升了2~4倍,同时这些细胞因子可以通过神经-免疫调控网络传入途径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从而激活神经-免疫调控网络传出途径去甲肾上腺素通路,引起外周交感神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通过结合不同受体,在感染的不同阶段起到促炎和抗炎的作用[8]。在此过程中,可以以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及受体为靶点,调控其抗炎作用
2.2 狂犬病毒感染 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该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的负链RNA病毒。狂犬病毒感染伤口通过逆行轴突转运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人或动物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9]。许多食肉动物都是狂犬病毒的传播媒介和宿主,犬类是人类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狂犬病病死率极高,发病后死亡率几乎为100%。目前对于狂犬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限制宿主清除感染的应答机制尚不清楚,但狂犬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并没有引起神经元损伤,其致死原因主要是病毒抑制了维持细胞代谢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引发神经元功能障碍。而致死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病毒抑制免疫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狂犬病毒具有逃避宿主免疫杀伤的能力。Keith等对比狂犬病毒感染和感染后应用减毒活重组狂犬病毒疫苗TriGAS免疫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分布,TriGAS免疫后,几种参与神经保护的酰基肉碱水平升高,而且肉碱表达量的升高有助于感染期间CD4+和CD8+T细胞的分化。而且,肉碱也能够有效增加乙酰胆碱的传递能力[10]。狂犬病毒感染后,脑和血清皮质酮含量升高,通过药物抑制皮质酮合成能够显著降低狂犬病毒的致病性。同时,脑中乙酰胆碱水平降低,狂犬病毒可以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促使病毒进入特定神经元,研究证实通过施用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能够显著降低狂犬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11]
2.3 锥虫感染 锥虫感染引起的锥虫病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畜卫生和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尽管人们对其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多数学者认为,锥虫感染引起宿主免疫应答失衡是其疾病发展的主要原因[12]。锥虫感染能够引发机体免疫抑制,感染布氏锥虫的小鼠,其体内前列腺素E2水平升高,而前列腺素E2具有免疫抑制作用[13]。Teixeira等认为Th1型促炎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是机体抗锥虫感染的关键机制,然而这种过度的炎症反应也会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受损[14]。此外,感染也会引起心脏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柑橘基地质量管理体系.pdf
- CAD2007入门教程_图文版.ppt VIP
- 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核准规则_可搜索.pdf VIP
- DB4419_T 24-2024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指南.docx VIP
- 安全可靠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技术要求.pdf VIP
- SH3124-2001T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pdf VIP
- 电缆敷设图集 12D101-5.pdf VIP
-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课件.pptx VIP
- 2024新信息科技四年级《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淮北矿业2015年矿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淮北矿业2015年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