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围堰监测方案
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白居寺大桥
P7,P8钢围堰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时间: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白居寺长江大桥桥塔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一、工程概述: 1
二、工程地质: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3
一、人员分配: 3
二、器具准备: 3
第四章 监测目的 5
第五章 监测方法、精度、预警值及频率 5
一、人工巡视法: 5
二、水平位移法: 6
三、监测精度与监测预警值: 7
四、监测频率: 8
第六章 设施保护及安全管理 9
一、监测设施保护: 9
二、安全管理: 9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白居寺长江大桥西起于大渡口区中坝路陈家阁立交,东止于内环快速路太阳岗立交。大桥长1384米,主跨跨径660米,为快速路五横线和轨道交通五号线支线共用过江通道,桥型为斜拉桥。
P7桥塔基坑长、宽分别为78.8m和30.4m,底标高为162.248m,基坑最大深度约15m,开挖范围主要为岸坡人工填土以及砂卵石土,下部为砂质泥岩。本基坑设计采用坡率法+围护桩方案进行支护,其内侧(滨江路)采用1: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Φ2.0m@3.0m围护桩支护,围护桩长度约为23m,总计32根,桩顶设置2.0mx0.8m冠梁,桩间设300mm厚挡土板,桩、冠梁、挡土板混凝土C35。外侧(临江测)采用1: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支护。目前西岸岸坡现状整体稳定。
P8桥塔基坑尺寸及高程与P7桥塔基坑相同,但由于P8桥塔基础距离长江东岸(巴滨路)较远,因此设计中无围护桩工程,基坑开挖边坡设计采用1:1.50坡率放坡并用C25混凝土网喷支护。东岸河漫地形总体较为平缓,地形坡度在5°~15°左右,经过多年冲刷,岸坡形态正常,防洪护堤工程未见滑动、开裂变形等迹象。
二、工程地质:
桥位处地质为冲填土,包含细砂层、粉土、卵石层。细砂层、粉土由冲积而成,稍湿~湿润,稍密,厚度一般0.00~5.00m。卵石土磨圆度较好,结构以稍密~中密为主,稍湿,卵石间多被粉砂充填,局部卵石层中夹漂石,漂石粒径200~1200mm,P7墩厚度25.00~28.00m,P8墩厚度25.00~28.00m。
表1.1 主线里程K1+100--K2+300主桥段岩土物理学参数建议值表
参数
岩层名称 素填土 卵石土 砂岩 沙质泥岩 强风化 中等风化 微风化 强风化 中等风化 微风化 重度(KN/m3) 19.5 20.0 24.0 24.8 24.8 24.0 25.6 25.6 天然抗压强度(MPa) 27.0 28.6 9.9 12.8 饱和抗压强度(MPa) 17.0 19.9 6.0 8.0 地基载力基本值(kPa) 400 1500 1800 300 800 1000 弹性模量(MPa) 2500 2800 1700 1320 变形模量(MPa) 2000 2400 1300 1100 抗拉强度(kPa) 360 460 76 85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白居寺长江大桥施工图》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岩土工程检测规范》(YS5229-96)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现场的调查和勘察资料;
第三章 施工组织计划
一、人员分配:
测量队长:童海涛
安全检查主管:高明慧
测量作业队伍: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白居寺长江大桥项目部测量队全体人员。
观测标埋设与防护:白居寺长江大桥主塔基础施工队人员
二、器具准备:
表3.1 沉降观测所需器具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规格 用途 1 全站仪 2台 莱卡ts11 用于观测 2 莱卡反射片 12枚 10cm*10cm 用于监测 3 莱卡小棱镜 2个 莱卡 配合监测仪器使用 三、观测点位布置:
监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监测点类型和数量的确定结合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
(2)为验证设计数据而设的监测点布置在设计中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上,为结合施工而设的测点布置在相同工况下的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网络合肥中国铁建国际城营销工作计划.ppt
- 金融服务方案设计.ppt
- 金融理论与公司政策.docx
- 金版新学案2017届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1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3硫及其化合物课件.ppt
- 金恒基置业城市综合体定位报告154P.ppt
- 金融衍生品灾难.ppt
- 金融支持服务.pptx
- 金牌导购之木门销售.ppt
- 鉴赏写法,体会炼字.ppt
- 金鼎六年级一班家长会PPT课件.ppt.ppt
- 巴西的生物燃料产业:课堂、挑战和机遇.pdf
- 人工智能月度跟踪:OpenAI推出新一代音视频工具Sora 2.pdf
- 计算机行业:工信部启动“毫秒用算”行动,算力网络全面提速.pdf
- AI消费电子行业观点报告:立讯展出AR眼镜和陪护机器人,看好端侧AI产业趋势.pdf
- 煤炭开采行业专题研究:动力煤超预期大涨,上调年内目标价至750-800元.pdf
- 食品饮料行业专题:餐饮供应链板块梳理:基本面磨底信号明显,关注板块向上弹性.pdf
- 汽车智能驾驶专题(一):智驾已是“必答题”,低阶配置平权与高阶功能落地共振.pdf
- 数字经济行业动态追踪: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顺利举办,“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显著.pdf
- 科研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仿真研究报告(2025年).pdf
- 2022母亲节创意活动方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