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散单层感知器的训练算法-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1、程序实现:ε、α、d、i、j、n、m为简单变量来表示,W为n行m列的二维数组。样本集(X,Y)是二维数组。 2、Minsky在1969年证明,有许多基本问题是感知器无法解决的。 3 、很难从样本数据集直接看出问题是否线性可分。 4、未能证明,一个感知器究竟需要经过多少步才能完成训练。 连续单层感知器的学习算法 第三章:感知器 3.3 单层感知器的学习算法 第三章:感知器 3.4 单层感知器网络的局限性 结论1:单个感知器不能对线性不可分问题实现两类分类。 结论2:单层感知器不能对线性不可分问题实现多类分类。 第三章:感知器 3.4 单层感知器网络的局限性 从前面的结论:“单层感知器不能对线性不可分问题实现分 类。”可以看出单层感知器是有局限性的。 变量 函数及其值 x y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f16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第三章:感知器 3.4 单层感知器网络的局限性 单层感知器的二维分类能力如下表: 第三章:感知器 3.4 单层感知器网络的局限性 单层感知器的高维分类能力如下表: R. O. Windner 1960年 自变量个数 函数的个数 线性可分函数的个数 1 4 4 2 16 14 3 256 104 4 65,536 1882 5 4.3*109 94,572 6 1.8*1019 5,028,134 用多个单级网组合在一起,并用其中的一个去综合其它单级网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构成一个两级网络,该网络可以被用来在平面上划分出一个封闭或者开放的凸域来 一个非凸域可以拆分成多个凸域。按照这一思路,三级网将会更一般一些,我们可以用它去识别出一些非凸域来。 第三章:感知器 3.5 多层感知器的设计方法 当wij=1,θ=1,右图可实现“与”运算, 当wij=1,θ=n,右图可实现“或”运算, 第三章:感知器 3.5 多层感知器的设计方法 本章第三节中讨论了单层的感知器网络,本章第四节中指出了单层感知神经网络的局限性,如果要实现非线性数据分类,有必要构造多层感知器网络。 第三章:感知器 3.5 多层感知器的设计方法 例 1 0 0 u1 u2 y W1=1,- 1;-1 1 θ1=0.5;-0.5 W2=1,1 θ2=1.5 例3.1:假设某压力设备的正常与不正常运行状态是由设备内部的压力P和温度T决定的。当P和T位于图3.1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时设备运行正常,否则该设备不正常。问能否用感知器网络来实现该设备运行状态的识别(即运行正常与运行不正常的分类)。 P(Mpa) T(℃) 450 390 0.2 0.5 第三章:感知器 3.5 多层感知器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感知器 3.6 有关的几个问题 M-P模型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地位 首先M-P模型是所有人工神经元中第一个被建立起来的,它在多个方面都显示出生物神经元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其次,目前其它形式的人工神经元已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在M-P模型的基础上经过不同的修正,改进变换而发展起来。因此M-P人工神经元是整个人工神经网的基础。 1、神经元的内部改造:对不同的人工神经元取不同的非线性函数F(·);对人工神经元的输入和输出做不同的限制:离散的(某些离散点)和连续的(整个实数域)。 2、人工神经元之间的联接形式上进行改造——神经网络的结构上的改造。 3、在人工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取求的方法上改造——算法的改进。 4、其它形式的改造,譬如(1)与(2)结合起来改进;(2)与(3)结合起来改进等等。 第三章:感知器 3.6 有关的几个问题 对M-P人工神经元进行改进的主要方式 1、单神经元(M-P模型、单感知器、单连续感知机); 2、单层前向连接的神经网络; 3、多层前向连接的神经网络(BP、RBF); 4、单层带有反馈连接的神经网络(Hopfield网); 5、多层回归(递归)神经网络; 6、局部连接的人工神经网络(细胞神经网、小脑模型等)。 第三章:感知器 3.6 有关的几个问题 人工神经网络常见的连接形式有:方式 MATLAB中单层感知器常用工具函数名称和基本功能 函 数 名 功 能 newp() 生成一个感知器 hardlim() 硬限幅激活函数 learnp() 感知器的学习函数 train() 神经网络训练函数 sim() 神经网络仿真函数 mae() 平均绝对误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磁性催化剂反应器耦合磁分离装置 - 工业催化.PDF
- 磁性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无机材料学报.PDF
- 磁场调制下单层石墨烯势垒结构的隧穿特性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 磁性隧道结隧穿电导和磁电阻的研究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PDF
- 碳膜保护对高温激活SiC表面形貌的影响-电子器件.PDF
- 磁振造影於肠胃道检查之最佳口服显影剂.PDF
- 磊晶成长.PPT
- 磁控溅射法制备用作铜互连阻挡层的钛 铝薄膜 - 材料与测试网.PDF
- 磁通浓缩器无浓缩磁通作用-物理学报.PDF
- 磁流变减振器滞回特性的改进BoucWen模型-农业机械学报.PDF
- 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3小时玻璃管药膜法敏感度毒力基线 ... - 昆虫学报.DOC
- 离散多载波调变(DMT)技术之应用-高雄师范大学.PDF
- 离网型超级电容储能的太阳能照明系统的设计.PDF
- 禽流感病毒H5亚型RT-PCR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PDF
- 私立永平工商职业学校一 三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私立永平工商 ....PDF
- 种Host—Based结构的LonWorks智能节点的设计与实现.PDF
- 禽白血病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PDF
- 种应用于UWB通信系统的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 21ic电子技术论坛.PDF
- 科学的幼儿启蒙教育法-Huawei.doc
- 磁控溅渡氮氧化矽薄膜材料之机械性质检测与分析及其在微机电装置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