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脊柱节段错位--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柱节段错位的整体效应 三.省能机制破坏 1.脊柱弧度与省能机制 为了用最小的能量消耗来获得最大的肌肉功能,这就需要达到最大的杠杆力臂 当脊柱的与重力线相平行时,肌肉的耗量最小。 脊柱节段错位的整体效应 颈椎和腰椎生理弧度的出现,为伸肌群提供了一个更有利的起止角,增大了伸肌作用在脊柱上的力矩,可以在相对较弱的持续收缩状态下达到静力平衡,也可在相对较弱的快速收缩下完成脊柱后伸动作。 节段错位后,通称都会造成颈椎、腰椎生理弧度的平直甚至反凸,使得脊柱伸肌群的静力常负荷和动力复合无谓增加,破坏了这一省能机制,因而使脊柱更容易疲劳、劳损和退变,造成慢性颈腰痛的反复缠绵。 2. 持续肌紧张的额外能量消耗 正常情况下,生物通过本体反射有效地调整肌肉的收缩状态,使肌肉以低限的的运动单位收缩完成运动和关节稳定作用。 3.脊柱侧凸的额外能量消耗 即使在静息条件下,人体也要额外做功,付出额外的能量消耗。如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脊柱出现明显的侧凸,则侧凸侧的肌肉更加加强收缩,往往处于肌强直状态,而凹侧的肌肉往往处于废用性萎缩状态。 谢 谢 脊柱节段错位 脊柱节段错位的定义 :外伤或劳损破坏了关节的稳定性,使两关节面之间的解剖关系发生轻度的偏移、旋转的错动移位,或是关节内结构的位置发生微小的异常,这种关节的紊乱称为错位。 脊柱稳定因素 1.外源性稳定因素 肌肉系统 2.内源性稳定因素 ①骨性结构:又称结构性稳定因素。包括小关节、椎体、椎板及椎弓根。 ②椎间盘:又称流体液压稳定因素。 ③韧带:又称弹性稳定因素。 ④关节囊及辅助韧带 ⑤关节内负压和关节面的粘着 ⑥关节滑液 脊柱节段错位的病因 1.脊柱失稳 脊柱的稳定性反映了载荷与载荷作用下发生位移之间的关系。在同样大小的载荷下,位移越小,稳定性就越强。因此,脊柱失稳意味着在正常载荷下椎骨间出现了异常活动、异常的应变或异常的变形。 2.外力过度 因重力、运动加速度、击打、跌扑等外部作用力,腹内压、肌肉收缩、不协调躯干运动等内部作用力均可使脊柱运动节段产生扭转、弯曲、剪切等被动或主动运动,当这种外力引起的节段位移超过生理运动范围时,就出现错位。 3.内力不平衡 即使没有外来暴力,如果脊柱本身的拮抗肌群力量过于不平衡,也可造成自发性错位。造成自发性错位者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脊柱本身的稳定性已经下降,二是导致内力失衡的拮抗肌群有很强的力量, 脊柱节段错位的分类 1.根据引起错位的病因 可分为先天性错位、病理性错位、外伤性错位和姿势性错位。 2.根据错位时间的长短 错位时间短于两周者为急性错位,超过两周者为慢性错位。 3.根据节段稳定性 可分为稳定性错位和不稳定性错位 4.根据节段运动学原则 以节段运动学对椎骨错位进行分类无疑更具科学和实用性。一般可以把运动节段的下一椎作为参考坐标,则错位椎骨的运动(正常运动和异常位移)可划分三轴六自由度运动,即沿Y轴的旋转, ⑴Y轴错位 旋转错位 ⑵X轴错位 X轴旋转错位 (1)前倾错位 (2)后倾错位 X轴平移错位 ⑶Z轴错位 平移错位 Z轴错位 旋转错位。 ⑷复合轴错位 节段错位的局部效应 一.节段错位的位移效应 1.相邻骨性结构位移 2.骨性通道变形、管径狭窄 神经根管扭曲 1.胶元结构变 形、张力增高 2.节段应力分布失衡 3.关节内压上升 4.关节面摩擦阻力增加 二.节段错位的应力-应变效应 三.节段错位的软组织损伤效应 1.肌紧张反射 病理性的肌紧张反射 牵张性的肌紧张反射 2.肌紧张性疼痛。 3.“末端病” 4.肌-筋膜应力链 5.脊柱动静力失衡 6.疗效的最客观方便的指标。 脊柱节段错位的整体效应 1.脊柱载荷分配异常 ⑴Y轴错位所致的载荷分配异常 脊柱节段错位的整体效应 1.脊柱载荷分配异常 ⑵Z轴错位所致的载荷分配异常 脊柱节段错位的整体效应 1.脊柱载荷分配异常 ⑶X轴移位所致的载荷分配异常 单纯的X轴错位在临床少见,但X轴移位甚为常见, 脊柱节段错位的整体效应 1.脊柱曲度和姿势改变 ⑴Y轴错位所致的脊柱曲度和姿势改变 脊柱节段错位的整体效应 ⑵Z轴错位所致的脊柱曲度和姿势改变 L5、S1Z轴错位导致人体重力铅垂线的前移使脊柱前后部肌群及韧带结构的被动拉伸张力发生改变,并由本体感受器将这一负荷变化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最终通过人体姿势反射造成胸椎和骶的的代偿性后凸增大,颈椎代偿性前凸增大,使人体重力在矢状轴上重新获得平衡。因而,腰椎滑脱症的患者往往会合并颈椎滑脱症。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