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教育论文
谈谈初中生物中的素质教育
学校: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班级:生物教育2班 姓名:钱海燕 学号:25
摘要:素质教育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位教师所面临的崭新课题。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感情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 生物 素质教育
前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无论是新课标的制定,新课程目标的设置还是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都应紧紧围绕这个核心理念而展开。实施素质教育现在已成为目前教育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生物学科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素质教育应成为生物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生物学知识体系是千百年来无数科学家经过对自然界进行艰苦卓绝地探讨所积累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科学家勇于追求真理、立志造福人类的思想境界及意志行为作为素材,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明显的激励示范作用。例如,在初中探讨生物奥秘,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能写出《本草纲目》?我们应向李时珍学习什么? 又如,在讲沙眼防,时,向学生介绍第一个发现沙眼衣原体的我国科学家汤凡的事迹。他拒绝外国著名优厚待遇相邀,但他坚持留在国内,为了搞清沙眼病原体,他不惜在自己的身上做实验,终取得成功,于是国际防治组织授予他沙眼金质奖。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畅谈中华民族在生物学、医学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我中华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的思想 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对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以及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构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由各种有机结构有序组合成具备一定生命活动功能的细胞,然后由多种细胞构成一个完整生命体的串讲,对学生进行辨证统一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发展变化等观点的教育,从而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就是理论猜想、实验验证得到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表达性、可遗传的变异性”,围绕遗传物质的特征,启发学生思考生物体细胞中哪种物质具有上述特征,并指导学生分析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认识到细胞中的染色体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理论猜想染色体可能是遗传物质,但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呢? 科学家的实验是: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DNA与蛋白质的作用。分析完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后,又回到教材中,学习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得出了“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变化的遗传物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服这一结果,因为艾弗里的实验中提取出的DNA, 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 的蛋白质,如何解决该问题呢?赫尔希和蔡斯用一种病毒——大肠杆菌T2 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更具说服力的实验。证明了“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这样就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生的的思想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质疑、讨论、辩论、练习,甚至是自己组织游戏对话角色扮演等,积极尝试以探索为主的探究式发现式主动式学习。例如,在骨的成分之教学中,在学生实验(自学)后,教师问:用手捻一捻燃烧骨的感觉?学生回答:质硬。教师追问:被燃烧的是什么物质?剩下不能燃烧的是什么物质?学生讨论辩论,然后回答:被燃烧的是有机物,剩下不能燃烧的是无机物。学生质疑:经稀盐酸浸泡的另一块骨后剩下的是什么物质呢?学生讨论、辩论,然后回答:有机物。教师又追问:用手使其弯曲有什么特性?学生自己动手,然后回答:柔韧并可打结。教师过渡:现在,哪个同学能全面归纳一下骨有什么成分和物理特性?话没落音,几乎全班的同学自豪地高高地举起自己的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此时真有水到渠成的良好感觉。再例如,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教学中,我就尝试着用看就医的角色扮演形式教学。在讲完水后,我承上启下地说:要保证健康的生活,只是喝水是不够的,有六类营养物质,如果某人有挑食的毛病,就容易患病,这不,就有一位老人病了。,接着由一位男生扮演的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