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到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计划经济到资料

* (一)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失误) 1.总路线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结果: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纠左、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二、探索时期 ------探索与失误(56-66) (四)十年探索时期的发展趋势: 前期与后期发展较好,中期失误较多 主要成就: 爷爷话过去3 文革后期,大家曾开玩笑说:总理总心细,也能搞经济;小平胆不小,经济复苏了!不过再说句反动话,那十年我们国家落伍了,连小日本都不如了。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三、文革十年----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 1.经过: 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67、68年) (1973年) 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5年) 邓小平全面整顿 实质: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复苏) (回升) 三、文革十年----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 1.经过: 2.教训: 1)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股票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文革结束,“两个凡是”提出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组织路线:决定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3)政治路线: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3.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1.改革概况: 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公社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内容: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何改革?改什么?改成什么样?如何改? 1978年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2.改革过程:(农村→城市)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A农业的重要性(无农不稳) B农村生产力受到束缚 ?措施 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 小岗村的做法,在当时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既不符合宪法的规定,宪法上有人民公社;又不符合党的决议,中央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 效果如何?为什么? 1978年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1980年中央支持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2.改革过程:(农村→城市)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措施 ↓ ↓ 土地的所有权 和使用权分开 2.改革过程:(农村→城市)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措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生产关系的变化? 时间 名称 变化原因 变化结果 影响 原则 1950—1952 土地 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 实现耕者有其田 ?必须实事求是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 ?以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为前提 1953—1956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小农经济阻碍生产力发展 建立集体经营的农业合作社 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1978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主观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 挫伤生产积极性 1978年至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土地公有前提下包产到户,农户自主经营 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 2.改革过程:(农村→城市)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措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意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生产关系的变化?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