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杂交种通杂108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pdfVIP

高粱杂交种通杂108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杂 粮 作 物 2009 R , 29(1):14~15 ainFed Crops … ’ ‘ ‘’ 文章编号:1003—4803(2009)01—0014—02 高粱杂交种通杂 108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李 默 ,石春焱,李 岩,呼瑞梅,邓志兰,周福荣 (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作物研究 中心 ,内蒙古 通辽 028015) 摘要 :通杂 108是通辽市农业科 学研究院以 自选不育系哲 18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哲恢 58为 父本 ,杂交选育而成,通过了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 员会的鉴定,在各级试验及近两年大量生产 应用均表 明:该品种具有高产 、稳定、抗病、抗旱、适应性广等特点。 关键词 :高粱杂交种 ;通杂 108;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iS514.032 文献标识码 :B 高粱杂交种通杂 108是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 范种植,该杂交种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 院作物研究中心选育而成,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 性广等优点 ,深受周边农 民欢迎 。于2008年初被 院作物研究中心选育而成,通辽市农业科学院已 国家区试和生试组织部门推荐 “国家高粱 品种鉴 有5O多年的高梁遗传育种研究历史 ,历史上曾育 定委员会 ”鉴定。 成内杂 5等一系列较有影响的高粱杂品种 。通杂 1.3 亲本来源 108是 2008年审定的 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品种 。 母本哲 18A是通辽市农业科学院于 1999年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 (2001B×404B)后转育而成 。 1 选育方法与选育经过 哲恢 58是通辽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南心红 × 1.1 选育方法 9701R人工有性杂交后 自交选育而成。 通杂 108是应用高梁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理 2 特征特性 论 ,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 ,利用杂交 F代选育出的杂交种。 植物学特征:幼芽鞘绿色,幼苗绿色。平均 1.2 选育经过 株高 153.0em,植株整齐,主叶脉 白色 ,穗长 25.9 通杂 108是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 em,中紧穗 ,长纺锤形 、软壳 、黑色、无芒 ,籽粒椭 物研究开发中心 以哲 I8A为母本 ,哲恢 58为父 圆、红色。穗粒重82.6g,千粒重27.8g,着壳率 本于2002年杂交组配选育出来 的,在 2003年院 7.8%,角质率35%。适 口性好。 内杂交种鉴定中,产量和各种性状表现突出,2003 生育期:通杂 108出苗至成熟 124d左右 ,全 年冬在海南进行大量手配杂交 ,2004~2005年参 生育期需要≥l0℃活动积温 2700℃左右,属 中 加院内高级产量 比较试验 ,产量和其他性状优 良 熟高粱杂交种。 稳定 ,2005年进行 了小隔离区制种 ,2006~2007 抗性:芽鞘拱土力强 ,好抓苗 ,抗旱性强 ,抗倒 年参加国家高粱春播早熟组区域试验,于 2007年 伏 ,抗叶部病害,抗丝黑穗病,活秆成熟 。 参加 国家高粱生产试验。同时在通辽市农科院进 3 产量表现 行新品种展示示范 ,并在通辽各地区进行布点示 表 1 2004—2005年产量 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收稿 日期 :2008—09—22 第 1期 李 默等 :高粱杂交种通杂 10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