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
法律人類學概論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of Law)
上課時間:每週三上午十點十分到十二點
上課地點:法509教室
任課教師:郭書琴副教授
課程內容簡介
這門課預計進行一學期,預計將以法律人類學的角度探討「法律是什麼?」,希望與同學一起反思與討論為何、如何來「透過『法律』來認識、理解與詮釋世界?」。因為本課程授課對象均為先前為法律系畢業的法研所同學,因此閱讀書目的安排,不文化人類學、或法律人類學的西方經典書籍為範圍,而法律與社會(law-and-society)為主要課程教材選擇。
教學目標
(一)啟發法研所同學從事法律學科領域整合的興趣與眼界。
(二)以法律人類學的研究為素材,討論法律實證研究的必要性與其對整體法律知識的影響。
(三)培養與激發同學從事法律學科整合研究的興趣與研究素養,並協助同學從不同於既有法條學習之方式來思考法律知識。
(四)希望藉由本課程之各項深度閱讀與課堂討論的多次練習,協助同學打好日後碩士論文寫作必備的深度思考鍛鍊。
(五)對於法律人類學有初步的理解,並鍛鍊同學對整體法律知識系統的反思能力。
課程進行方式
每堂課程上課方式為:
每次reading assignments將會由老師助理提供電子檔於教學平台供同學下載。每次readings 均與法律所同學習見之法學論文或法學教科書有別,然不致於過於困難。請同學務必做課前閱讀。
指定安排兩位修課同學對於當週指定閱讀教材,進行簡單扼要的讀書心得報告與提問。每位同學至少擔任兩次。
老師以講演方式說明每週閱讀教材的重點、概要與理論說明,並補充、講評當週同學讀書報告不足之處。
老師針對當週主題進行開放討論。
成績計算方式
(一)在學期末時,請每位修課同學進行準備10-15分鐘之口頭報告(需使用ppt)。
(二)上課參與討論(含擔任簡要口頭讀書報告與主要提問)、與期末口頭報告佔學期總成績50%。期末書面報告佔學期總成績50%。
(三)繳交至少20頁的期末書面報告。
(四)書面報告之格式要求:
(1) 需用附註引用格式(以《中正法學集刊》或本校碩士論文為準)
(2) 需有封面、標題、作者姓名、系級、聯絡電話與email、本文、註腳(位在每頁下方)、參考書目。
(3) 頁數最少為15頁。每頁四周邊界2.54公分,行距一行半。字體為12號新細明體。
(4) 文中引用他人文獻或訪談等,請使用標楷體。
課程進度
1.9/16
課程進行簡介與說明。請本學期想選修本課程的同學,務必。
2.9/23
郭書琴,〈法律人類學之理論與方法初探:以外籍配偶為例〉,《法律思想與社會變遷雙年刊》,中央研究院法律所,2008年12月。頁215-254。3.9/30
Laura Nader, Introduction, The Life of the Law: Anthropological Project,p1-17. 200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10/7
Laura Nader, Evolving an Ethnography of Law, The Life of the Law: Anthropological Project,p38-47, p69-71. 200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10/14
Laura Nader, Lawyers and Anthropologists, The Life of the Law: Anthropological Project,p72-76,p103-116. 200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6.10/21
Laura Nader, Hegemonic Processes in Law, The Plaintiff: A User Theory, The Life of the Law: Anthropological Project,p142-145,p169-p179. 200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7.10/28
郭書琴,〈法律知識的考察—從一則「常民」打官司的故事談起〉《思與言》forthcoming。
8.11/4
容邵武,〈文化、法律與策略:鄉鎮調解過程的研究〉,《臺灣社會學刊 》38期,2007年6月。 頁57-104。
9.11/11影片與討論
影片:「黑仔娶媳婦」
討論主題:國家權力與私人之親密關係?
10.11/18
Susan Bibler Coutin, Reconceptualizing Research: Ethnographic Fieldwork a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