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煤矿地质勘探设计实习手册.doc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煤矿地质勘探设计实习手册

煤矿地质勘探设计实习手册 第一章? 淮南煤田勘探史与区域地质 第一节? 淮南煤田勘探史 淮南煤田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很多单位和地质工作者先后采用各种手段,分别做过各种不同阶段的地质测量及勘探工作,提交了不少普查、详查和精查地质勘探报告,至今已建立了十六个矿井,其中已闭坑2个矿井;合并、破产重组了8个矿井;现有生产矿井6个,破产重组公司3个;在建矿井6个。现将以往所做的主要地质测量工作概述如下: 1.1927~1937年,曾先后有地质界前辈刘季辰、赵汝钧、王竹泉、叶良辅、喻德渊等人重点于舜耕山至上窑山一带进行过一般性的地质调查。 2.1949年6月谢家荣等人根据百万分之一中国地质图的研究来本区实地调查,在奥陶系灰岩之上发现了上石炭统含纺锤虫石灰岩断续出露,从而推断平原之下有煤系赋存的可能。同期进行了舜耕山、八公山、明龙山、上窑山一带的地质测量,编绘了五万分之一地质全图。此期工作发现了八公山、山金家煤系的存在,并著有“淮南新煤田及大淮南盆地地质矿产”一文,为进一步全面系统的认识淮南煤田奠定了基础。 3.1954年华东煤田地质局120队(以下简称为120队)于凤台大孤山和小孤山一带作了万分之一地质测量。 4.1954年底~1955年,120队为提交洞山区普查报告,填绘了舜耕山区大通至泉山口一带的二万五千分之一地质图。此后,为探寻洞山以西的煤系,编绘了泉山口至望峰岗一带的万分之一地质图。 5.1955年120队于上窑山区西南翼煤系边缘填绘了万分之一地质图。 6.1955年6月地质部华东地质局323队所属东北地质学院、南京地质学校生产实习队在定远凤阳山区600km2的面积内填绘五万分之一地质图。 7.1955年初~1956年5月,徐嘉伟对震旦纪、寒武和奥陶纪地层,自西向东分别在凤台、寿县、新庄孜区、舜耕山区、上窑山区作了一系列较详细的地层实测剖面,并自下而上逐层采集了大量的化石,其大部分都经过了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著有“淮南寒武纪沉积”一文。 8.1955年~1956年120队为提交谢家集区和新庄孜区精查勘探地质报告而填绘了八公山区车路山至山王集一带的地质图。 9.1957年为提交二道河勘探区精查勘探报告,先后分别填绘了该区五万分之一、万分之一和煤系边缘山区的五千分之一地质图。 10.淮南矿务局于1957年秋、1960年5月、1963年5月先后组织了局矿技术力量,对舜耕山大逆断层的规律及其下盘煤层的探寻方向进行了研究,全面收集和整理了该断层的有关资料,并调查了大逆断层地面和井下的剖面,收集复查了部分岩芯、综合编制了含煤地层中D、E组及其上部地层的综合柱状,进行了对比,树立了大逆断层上下盘相对位移要素和平原区拗陷很深的构造概念,先后提出了“对于舜耕山大逆断层的研究及其对洞大间勘探方向的探讨”和“关于淮南煤田舜耕山矿区大逆断层总结资料”。 11.120队(现安徽煤田一队)于1958年9月发现了潘集煤矿藏,1959年转入普查,并提交了三至十线F1断层以东范围《潘集煤田综合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经上级和有关部门同意,将潘集矿区划分为5个井田进行勘探。1960年1月~9月在三线至五西线之间,进行了精查勘探,提交了《潘集煤田谢街、陶王井田综合精查地质报告》;1960年12月提交了九至十二线范围《张家圩勘探区找煤勘探地质报告》,经1962年复审,分别降为找煤报告、普查报告和找煤总结。1961年2月至12月在0线至三线进行了普查勘探,并提交了《李潘圩井田普查勘探地质报告》,报告未审批,未复审。 12.1964年11月安徽煤田一队提交《潘集勘探区普查勘探地质报告》。根据原华东基建公司指示,为适应总体设计需要又进行了补充勘探,于1965年12月提交了《潘集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经原煤炭工业部华东公司审查。并要求以背斜轴为界划分为一、二两个井田继续进行精查勘探。 13.1966年至1968年安徽煤田一队和地震三队配合对西肥河至F5断层之间,(以七线为界,划分为谢桥一、二勘探区)进行了综合勘探。达到普详查程度。 14.1970年10月~1971年11月安徽煤田一队对谢桥第一勘探区进行了精查勘探。提交了“谢桥煤田第一勘探区综合勘探精查(最终)地质报告”。 15.1971年11月至1973年10月安徽煤田一队对谢桥第二勘探区进行了综合勘探。提交了“谢桥第二勘探区综合勘探精查地质报告”。 16.1978年1月至1979年4月147队提交了谢桥井田精查补充报告。 17.1977年至1979年安徽煤田一队在张集王庄进行了补充勘探,并提交了“张集王庄精查地质报告”。 18.顾桥勘探区从1961年找煤开始,至1980年精查结束。由安徽煤田一队1980年12月提交《顾桥勘探区综合勘探精查地质报告》,1981年煤炭部地质局组织审查批准。 19.1977~1982年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