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十则ppt
文化经典 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为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名著导读《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管理粮食、牲畜的小官,后罢官,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和文化整理,整理了《诗》《书》编定《春秋》。创私人讲学之风。联合国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孔子的思想 1、礼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制。礼的意义在古代胜为广泛,泛指国际间交集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2、仁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要人们相亲相爱,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包括孝、悌、忠、恕、智、勇、敬、敏、慧、恭。 3、义 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4、教育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类容上一教育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事方式。 A.语音??? 盍( )???? 诲( )??? 裘( ) 敝( )?? 肱( ) 少( )者怀之?? 智者乐( )山,仁者乐( )水? 知者乐( ),仁者寿。B.通假字①可谓好学而已( )②知者乐,仁者寿( );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安:舒适,安逸。 于:对,对于。 有道:有道德的人。 正:修正。 已:通“矣”,了。 第一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 先生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安定,勤于做事而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啊。” 第一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第一则 【赏析】这一则体现出了孔子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感悟】“物质的追求可让你富足一时,精神的追求却让你充实一生。” 第二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同“又”。 立:自立。 不惑:遇事不迷惑。 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人生的责任和义务等多重含义。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先生说:“我十五岁开始专心求学,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到事情没有疑惑,五十岁时知道了天命,六十岁时听别人的意见能够包容,七十岁时一切随心所欲,而不超出规矩。” 第二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二则 【赏析】这一则写出了孔子的早立志与好学。孔子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并且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想,然后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所成。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为了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感悟】“终身学习,便成天才”。 第三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IPC-6012F 2023 EN,刚性印制板性能要求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 Boards.pdf VIP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pdf
- 某企业人才盘点项目启动会.pptx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及新质课堂建设课件.pptx VIP
- 《2024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趋势洞察》-霞光智库.docx VIP
-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洞察及全球趋势展望报告.pdf VIP
- 133附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量支付管理细则.doc VIP
- 财务报表分析和证-券估值 ,第五版 答案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Security Valuation solution SOLUTIONS_MANUAL ,5e.doc VIP
- 《汽轮机本体检修》职业技能鉴定-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