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病毒性肝炎2-1-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主动免疫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0、1、6个月) 被动免疫 甲型肝炎: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 乙型肝炎:高滴度抗-HBV(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阻断母婴传播: 妊娠B级NAs(LdT治疗) 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及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接种乙肝疫苗 避免由医疗失误引起的传染病流行 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乙肝潜伏期、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传染性弱,疾病在好转 慢性肝炎、肝硬化者 感谢观映 THANS FOR YOUR TIME * [发病情况] ?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甲型肝炎(HAV)人群感染率(抗-HAV阳性者)约占80%。全球乙型肝炎(HBV)感染者高达20亿人,HBsAg阳性者约3.5亿人,其中我国约1.2亿人(约占全人口的8%~9%)。全球丙型肝炎(HCV)现症感染者约1. 7亿人,我国约3000万人。(丁型肝炎)HDV人群感染率约占I%,戊型肝炎(HEV)感染率约占17 %。 1988年上海市毛蚶所致甲型肝炎流行,4个月,~31万例 1986~1988年新疆南部地区两起戊型肝炎水型流行,18个月,~12万例 * 1988年上海市毛蚶所致甲型肝炎流行,4个月,~31万例 1986~1988年新疆南部地区两起戊型肝炎水型流行,18个月,~12万例? ? * 乙肝患者大多数不伴发热,消化道症状明显,少数患者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乙肝症状。 * * 潜伏期 甲型肝炎15~45日 乙型肝炎30~180日 丙型肝炎15~150日 戊型肝炎10~70日 丁型肝炎30~180日 各型肝炎特点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起病缓,常无发热 丙型肝炎:黄疸发生率及ALT升高程度较乙型肝炎为低,但慢性化达70%,常见肝外表现 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发热常见 戊型肝炎:淤胆症状及病情较甲型肝炎重,尤其是妊娠后期 丁型肝炎 协同感染: 少见,与HBV同时感染,病情轻,5%转为慢性 重叠感染:在HBV感染基础上感染HDV,病情重, 70%转为慢性 * * 甲型肝炎 1.传染源 甲型肝炎无病毒携带状态,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后者数量远较前者多。潜伏期后期及黄疸出现前数日传染性最强,黄疸出现后2周粪便传染性明显减弱。 2.传播途径 系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严重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3.易感人群 成人多因早年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初接触HAV的儿童易感性强。我国甲型肝炎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 乙型肝炎 1、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有HBV DNA复制的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 2.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4种 (1)经血传播 经输入含有HBV的血液及血制品(包括血清、血浆、全血以及血液制品)可引起乙肝,也称为输血后肝炎。在手术、拔牙、静脉注射、采血、注射、预防接种、针刺等过程中使用被HBV污染且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均可引起HBV传播。此外针灸、文身、共用剃刀、牙刷等也极易经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HBV。共用针头或针筒,经静脉内注射吸毒对HBV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2)母婴传播 又称垂直传播,指母亲是HBV感染者,通过以下3种方式将HBV传播至胎儿或婴儿:①产前或宫内传播,即孕期经胎盘传播,②产程中传播,即分娩过程中携带HBV的母血、阴道分泌物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也可能是通过新生儿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传播;③产后传播,即母亲在抚育婴儿的过程中与婴儿接触密切,由于乳汁、唾液等因素造成传播。 (3).性接触传播 HBV可通过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传播。 (4).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无论年龄大小, HBV感染与乙肝发病主要集中在有较多暴露机会的高危人群中,即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血液透析病人、静脉内注射吸毒者、同性恋者、医务人员等。 丙型肝炎 1. 传染源 主要为急、慢性患者和慢性HCV携带者。 2.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主要有: (1)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2)通过非输血途径传播:非输血人群主要通过反复注射、针刺、含HCV血液反复污染皮肤、黏膜隐性伤口及性接触等其他密切接触方式而传播。 (3)母婴传播:抗-HCV抗体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 %;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4)其他途径:仍有15%~30%散发性丙型肝炎,无输血或肠道外暴露史,传播途径不明。目前认为,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