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杀虫剂及杀虫剂毒理-jpkc2.yangtzeu.edu介绍.doc

第三章杀虫剂及杀虫剂毒理-jpkc2.yangtzeu.edu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杀虫剂 第一节? 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一、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 杀虫剂能否发挥杀虫作用,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它对害虫的毒效,也就是说有没有对昆虫正常生理活动起抑制或破坏作用;二取决于它能否侵入虫体并有足够的量达到作用的组织或部位,才能发挥其杀虫作用。 Olson (1970)用14C-DDT点滴处理美洲蜚蠊前胸背板,60小时后用水和丙酮从表皮外部洗脱出的点滴剂量高于80%;Polles等(1972)用14C-异狄氏剂处理烟草夜蛾(Heliothis virescence),48小时后从表皮外部洗脱63%的放射性活性剂量,从表皮中仅抽提到22%的放射性活性剂量。上述试验表明:昆虫体壁表皮可以有效地保留杀虫剂,所以昆虫表皮是阻止杀虫剂穿透的有力屏障。所以如何穿透昆虫的表皮(体壁、消化道、气管)并达到作用部位,是昆虫毒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杀虫剂通过体壁的穿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提高杀虫剂穿透性的方法,从而提高杀虫剂的药效; 2.昆虫生长发育抑制剂如苯甲酰基脲类的作用靶标就是昆虫体壁形成的生理过程; 3.实现杀虫剂对昆虫和哺乳动物之间的选择性的途径; 4.昆虫的抗药性与表皮的穿透性的降低有关。 杀虫剂侵入虫体有三条途径 1.由口进入,通过消化道,如胃毒剂,内吸剂 2.由虫体壁或皮肤进入,如触杀剂 3.由气门经气管进入,如气体的熏蒸剂 杀虫剂进入虫体的方式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 1.缺少脂溶性和不易挥发的极性物质,能溶于水,一般易于从口器进入; 2.室温下能挥发成气体,则可以从气门或触角进入; 3.具有脂溶性物质则易于从表皮穿透进入; 大多数杀虫剂对高等动物也有毒,但它们一般对高等动物的毒性较低。这是因为:(1).药剂易于穿透昆虫体壁,而不利于穿透高等动物(皮肤构造不同),(2).昆虫体积小,因而表面积大得多;(3).体重不同,耐药性不同。 杀虫剂进入虫体的方式也受到昆虫生物行为学的制约 1.叶面群栖性昆虫主要通过体壁含跗节、口腔进入; 2.迁移取食型昆虫主要通过跗节或口腔进入; 3.隐蔽为害型昆虫主要通过口腔或体壁进入。 (一) 杀虫剂对昆虫表皮的穿透性 表皮的构造: 护蜡层:含类脂,鞣蛋白和蜡质,是疏水性的 上表皮 蜡层:C23-C34碳氢化合物,强疏水性,只有亲脂性物质才能通过 角质精层:脂类蛋白复合物组成的薄层,具有抗无机酸和其他溶剂的 特性:主要由蜡质和鞣化蛋白所组成,是疏水性的,它控制着体壁与渗透性有关的表皮特性,并且能抵御病原物的侵袭,它还可储存代谢废物。 外表皮:几丁质与蛋白质复合物 原表皮 亲水性水溶性物质能通过 内表皮:与外表皮相当但几丁质非鞣化化 杀虫剂对昆虫表皮的穿透性主要取决与杀虫剂的性质和表皮的构造 1.表皮穿透动力学 杀虫药剂穿透率一般可用Fick扩散定律说明dc/dt=kc,c为体表上杀虫药剂的量,k为穿透速率常数,这种扩散是一级反应,表明任何时间的穿透速率与该时间在体表上杀虫药剂的量成正比。 2.杀虫剂的穿透学说 (1).抛物线学说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杀虫剂的穿透可以用下述方程表示: Log t0.5=0.124(log p)2 + 0.360log p + 1.492 (γ=0.998) t0.5P为油水分配系数,这个方程表示在t0.5和P之间是一个抛物线的关系。对于穿透最适宜时都有一个P值。 (2).侧向转运学说: Gerolt提出,药剂是测向扩散,他认为狄氏剂和某些其他化合物从表皮进入虫体内,完全是从侧面沿表皮蜡层扩散进入气管,最后由微气管到达作用部位神经系统,转移机制: Greolt认为“关于杀虫剂进行穿透的唯一动力是物理化学的作用”这一论点应予以修正并解释为:毒剂在表皮的穿透动向主要是侧向扩散,这是通过消耗代谢能的作用过程而加以控制的。杀虫剂的侧向移动主要在内表皮和真皮细胞层的分界表面进行。 3.表皮的构造对药剂穿透的影响 由于昆虫的体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昆虫或同一种昆虫的不同龄期其生理状态都有差异,同时昆虫的代谢过程也会影响到药剂的穿透,因此简单地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杀虫剂的穿透规律都是不科学的。也就是说杀虫剂对不同昆虫的体壁的穿透或在不同条件下的穿透都是具有各自的规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杀虫剂对昆虫体壁的穿透。 ①昆虫表皮多毛鬃的减少了药剂与表皮接触机会,耐药性强,如灯蛾幼虫; ②昆虫上表皮蜡层越厚成板或片,药剂越难侵入,如介壳虫; ③昆虫外表皮骨化程度越深越厚药剂越难侵入,抗药性强,如大型鞘翅目、鳞翅目成虫,薄而软的节间膜才是药剂侵入的主要部位,老龄幼虫抗药性强表皮厚是主要原因; ④表皮在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