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导入设计
教学导入设计技能 钟淑杯 教学导入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优美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好的导入犹如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剧情的发展高潮和结局,如同行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所以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语文课堂上的导入语犹如文章的起笔,常让人费尽心机。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每一堂课的导入语,因为好的导入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创造好的学习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识导入技能 1、直接导入法 2、作者介绍法 3、背景介绍法 4、温故知新法 5、题目解释法 6、引用诗文法 事物导入技能 1、实物导入法 2、影视导入法 3、图标导入法 4、幻灯导入法 动作导入技能 1、入境表演导入法 2、实验演示导入法 情境导入技能 1、设境导入法 2、现场导入法 知识导入设计技能 知识导入技能是教师借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任务的导入技能。 掌握知识导入技能,教师要把握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是借助知识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三是借助知识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联系 知识导入设计技能 1、直接导入法 (1)目标导入。 直接将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向学生说清楚,有助于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 教师应注意目标任务必须是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西瓜芝麻一起抓,同时,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知识。 例如:《春》一课的教学导入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课件演示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⑴ 了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 编出结构图,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⑶ 欣赏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⑷ 修辞的应用及词语的妙用。 作者介绍法 作者介绍法是在讲解比较著名的作者的作品前,先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导入的方法。由作者到作品,如果作者的经历较为复杂,介绍时就不能长篇笼统叙述,或分阶段重点介绍,或分类介绍,或对比介绍,以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章为目的。 题目解释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问题可以窥视文章的主旨。题目解释法就是通过对题目的概念、意义、关系、结构等的解析阐释导入新课。 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的题目解释法导入如下: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鲜果的色彩,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 温故知新法 (1)复习导入 (1)出示i和yi、ü和yu。让学生读一读。 (2)说说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2.出示 ????????????????????????? (1)让学生读一读。 (2)说说ü上两点省略规则 3.用卡片指名认读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读后说说复韵母发音的口形特点。 4.我们学过哪些整体认读音节? 5.指名认读音节:nü lü和ju qu xu,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的儿歄。(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今天我们再学习2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谁有信心能学好!真棒! 板书:12 ie üe er 复习导入的几种方式(见教材P60) (2)经验导入 一、导入(人教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温故而知新”式的导入(知识导入技能) 教学古诗《草》的导入:师:上一年级的时候,小朋友学过三首古诗。一首是《锄禾》,一首是《鹅》,一首是《画》。还记得吗?谁能把三首诗背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学生背,略) 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背得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小朋友们,我国古代出了很多诗人,他们写了许多许多诗。这些诗写得可美了,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 这个教学导入语设计得发好,既复习了原来学习的诗词,又极其自然地与即将授教的古诗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而且于老师亲切、鼓励的口吻,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引用诗文、典故法 例如: 一、回顾复习,理清脉络? 1.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话题:生命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思考着,都有着自己的解释,我们来读读。? 出示关于生命的名言。?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 生命在我绝不是一截“短的蜡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