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02-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技术学02-2

教育技术学 曹贤中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2章 文字图形图像媒体及技术 2.2 拍摄的艺术化表现 2.2.1 人们对影像画面的共性基本要求 稳定均衡 稳定的画面看起来使人感到习惯、舒服、安定,否则就感到别扭、不自然。 心理上的均衡,画面左右、上下有近乎相等的重量感 2.2.1 人们对影像画面的共性基本要求 稳定均衡 2.2.1 人们对影像画面的共性基本要求 不平衡的构图。拍摄距离太远,背景太杂、太多、太乱,主要人物不能很好的突现出来。 2.2.1 人们对影像画面的共性基本要求 画面简洁 “留白” 空白作用 使画面章法清楚、气脉通畅,表达思想感情,激发观看者想象,给人更多想象空间,产生作品意境 “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 空白留取位置及空间分配 在运动物体前面留有一定空间,且前方比后方留更大空间 视线前方应留有一定空间,且一般比后方留有更大空间 处于画面一边的侧面人物,视线应朝向画面的另一边 画面中人物的上方应比下方留有更大空间 2.2.1 人们对影像画面的共性基本要求 画面简洁 2.2.1 人们对影像画面的共性基本要求 主体突出、主次分明 主体、陪体、环境 突出主体方法 运用对比手法 虚实、大小、动静、明暗、冷暖、进退、浓淡、艳素 置于特殊位置突出表现 中央点、视觉重点 2.2.2 拍摄中的光线利用 光线的聚散与造型 聚光 散光 聚散决定画面影调的软硬 散光照明特点 聚光照明特点 调节聚散的方法 拍摄中的光线利用 受光方向与造型 顺光 顺光特点 被摄面无明显阴影反差 所得影像缺少层次 影调平淡单调 顺光下人物形象丰满,肌肤光洁细腻 拍摄中的光线利用——受光方向与造型 侧光 侧光特点 影像反差大 层次丰富 立体感、空间感明显 景物轮廓鲜明、纹理清晰 拍摄中的光线利用——受光方向与造型 逆光 逆光特点 ——魅力之光 用光带勾画景物轮廓 剪影效果,简洁含蓄 前后景物显示出距离 表现透明体质感 水面波光粼粼 植物叶茎透明 2.2.3 空间的取舍与经营 慎定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 景别——拍摄画面包含景物范围的大小 “远取其势,中取其情,近取其神” 远景 擅长表现气势 从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气势 全景 擅长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少量的环境 人物全景要注意身体姿态,通过不同的姿态表现人的道德修养、风度气质和个性特征 2.2.3 空间的取舍与经营——慎定拍摄距离 中景 擅长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以情节取胜 近景、特写 擅长于表现景物的细部与人物的神态,以小见大 人物近景、特写注意面部表情,处理好眼神、眼神光 拍摄人像基本要求 形神兼备、个性鲜明 改变画面表现范围的方法及要求 拍摄距离调整 变焦改变 2.2.3 空间的取舍与经营 巧取拍摄方向 影响主体形象和背景内容 正面拍摄——擅长于表现正面富有变化、形象美的景物 正侧面拍摄——利于突出人物侧面的轮廓线条和姿势美 斜侧面拍摄 有效地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斜侧人像会产生明显的动感而显出活力 背面拍摄 画面变得含蓄而富有表现力 选择合适背景使人联想主体在所处环境中的内心感受 2.2.3 空间的取舍与经营 酌定拍摄仰俯 决定远近景物的展示程度和地平线在画面位置上的高低 平拍 俯拍——“俯拍展规模” 仰拍 夸张高度,表现高昂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获取以天空为背景的简洁画面 镜头的仰俯变化决定画面中地平线的定位 天空占三分之一、地面占三分之二时最为悦目 画面中倾斜的地平线会产生动荡感 力戒地平线将画面分离为上下均等的两部分 2.3 扫描仪及扫描技术 扫描仪的种类 (一) 按接口方式(即扫描仪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方式) 2.3 扫描仪及扫描技术 扫描仪的种类 (二) 按工作原理。 1、手持式。大多是黑白的。 2、平板式。又称CCD扫描仪,主要扫反射稿。 3、胶片扫描仪。主要用来扫描幻灯片、摄影负片、CT片及专业胶片,高精度、层次感强,附带的软件较专业。 4、滚筒式。扫描仪以点光源一个一个像素地进行采样,采用RGB分色技术,优点当然明显,真正的专业级,价格也是专业级的。 5、CIS扫描仪。 “接触式图象传感器”,不需光学成像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轻巧实用,但是对扫描稿厚度和平整度要求严格,成像效果比CCD差。 当然现在有CCD扫描仪带TMA(透扫器),可扫胶片。 2.3 扫描仪及扫描技术 扫描仪的分辨率 Dpi、ppi ——Dot Per Inch Pixel Per Inch 扫描分辨率分为光学分辨率(真实分辨率)和插值分辨率(最大分辨率)两类,前者是硬件形式的,后者是软件形式的。 色彩位数 Color Bits 样本深度(Sampling Depth) 颜色深度(Color Depth) 2.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