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中国风模板—培训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男女无明显差异,东北、西北、华北的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高。冬春季节和气候骤变时,易出现急性发作。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 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主要分为三类:1、支气管炎、肺疾病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3、肺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引起右心室的扩大、肥厚的因素很多。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变是先决条件,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a、肺血管阻力增高的功能性因素 b、肺血管阻力增高的解剖学因素 c、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2、心脏病和心力衰竭 3、其他重要器官的损伤 临床表现: 本病病程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表现。按功能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尝期。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1、症状 : 咳嗽、咳痰、气短、心悸、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力下降。 2、体征:可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 呼吸困难的分度: 按程度分 轻度:能与相同年龄的健康人同样的行走,但不能同样的登高或上台阶。 中度:在平地不能与相同年龄的健康人同样的行走,但可按自己的速度行走或步行中需要不断休息。 重度:说话、脱衣也感到呼吸困难,不能外出活动。 护理评估 呼吸困难的分类: 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狭窄,出现吸气相高调哮鸣音,三凹征;系喉、气管、大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所致,如异物、肿瘤、水肿等; 呼气性呼吸困难:下呼吸道广泛支气管痉挛,出现呼气性哮鸣音;系肺泡弹性减弱、小支气管痉挛,如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 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重症肺炎、大量胸腔积液等; 按性质分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显著凹陷。 三凹征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2、右心衰竭 (三)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试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液检查 血气分析 X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肺功能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 诊断要点: 根据病人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并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心电图、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有右心肥厚的正征象,可作出诊断。 治疗要点: (一)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 2、氧疗 3、控制心力衰竭:利尿剂、正性肌力药(洋地黄类)、血管扩张药。 4、控制心律失常 5、抗凝治疗 (二)缓解期 原则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增强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发作起的发生,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如长期家庭氧疗、营养疗法和调节免疫功能等。 常用的护理诊断(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肺血管阻力增高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痰液过多而黏稠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 体液过多:与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灌注量减少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疲乏等引起食欲减退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长期卧床有关。 潜在并发症:肺心脑病、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 护理措施: (一)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其温度、湿度适宜,每日早晚各通风1次,每次15-30min,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为50%-70%。 (二)及时清除痰液,改善肺泡通气对体弱卧床、痰多而黏的病人,宜每2~3小时帮助翻身l次,同时鼓励病人咳嗽,并在呼气期给予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神志不清者,可进行机械 吸痰,需注意无菌操作,抽吸压力要适当,动作轻柔,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l5秒,以免加重缺氧。 (三)持续低流量吸氧 (四)有水肿的病人的护理有水肿的病人宜限制水、盐摄入;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按医嘱应用利尿剂,注意观察水肿消长情况。 (四)改善营养状况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五)加强锻炼 1.呼吸肌锻炼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 2.全身锻炼如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