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媒体取证_杨锐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 年 第 卷 第 期
评 述 中国科学院学部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刊
多媒体取证
杨锐 骆伟祺 黄继武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州 510006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 广州 510006
* 通信作者. E-mail: isshjw@
收稿日期: 2013–05–28; 接受日期: 2013–10–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批准号: 2012BAK16B06)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U1135001) 资助
项目
摘要 多媒体取证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主要应用于司法取证、刑侦取证 是电子
证据鉴别等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篡改媒体内容大量涌现 严重危及个人隐私与社会稳定 多
媒体取证已成为一项迫切需求的技术 本文概要介绍了多媒体取证技术的特点和原理 并且从媒体
源辨识、内容篡改检测、处理历史分析、反取证四方面阐述多媒体取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分析了各
种取证技术所面临的难点 最后展现了未来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可能趋势
关键词 多媒体取证 篡改检测 图像篡改 图像取证 音频取证 电子证据
引言
在信息时代 随着各种数字媒体记录设备如录音笔、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等 的普
及与迅速发展 信息的记录和存储形式已不再单单依赖文本 数字媒体信息如音频、图像和视频 已经
逐渐成为主流的信息载体 以此同时 随着功能强大易操作的媒体编辑工具 和信息分享功能的社交网
络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许多涉及到媒体数据的来源、完整性、真伪性等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经
过加工编辑篡改的不良媒体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的加速传播对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不仅会扰乱人
们的日常生活 而且会严重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例如 年 月好莱坞影星 的前
女友利用电话录音控告 对其实施家庭暴力 后来经过音频取证专家鉴定 所提供的电话录
音存在篡改 如图 所示 年 月在本拉登被射杀后 巴基斯坦电视台播出了一张本拉登
尸体的面部图像 随后被全世界各大媒体广泛转发 最后被证实是合成图像 年 月中国四川
官员曾因发 悬浮视察 的虚假照片如图 所示 而公开向民众道歉 被各大网络广为传播的
广州 视频也最终被证实系伪造而成 其实 这些例子只是数字媒体篡改的冰山一角 我们可
以在现实中找出更多的例子 如今 眼见为实 、有图有真相 的观点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1) /GMA/video/mel-gibson-tapes-tampered
2)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11/may/02/osama-bin-laden-photo-fake
3) /s/2011-06-27/134822712983.shtml
4) /society/2011-09/01/c 121943074.htm
5) /photo-tampering-history/
引用格式 杨锐 骆伟祺 黄继武 多媒体取证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 第 卷 第 期
图 网络版彩图 典型的恶意篡改媒体内容事件
(Color online) Events of multimedia content forgery. (a) The audio recording of Mel Gibson case; (b) the forged
picture of Huil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