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导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虞美人》导学

通道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 虞美人 主备人 吴学菊 备课组成员 隆武 邦桂 丽群 晓英 掌兰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总课时 一课时 授课人 集 体 备 课 内 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及词作者的相关情况; 2、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 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对这首词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教法学法 诵读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导学案 二次备课(修改) 导入新课: 请欣赏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猜一猜歌名是什么? 看来大家对这首歌都很熟悉了,这正是李煜的著名词作《虞美人》,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有关词的知识: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 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时期 主要风格 代表作家 唐、五代、北宋初年 婉约艳丽 温庭筠、李煜、晏殊 北宋中叶到南渡 婉约、豪放并举 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 南宋前期 壮怀高唱 辛弃疾、陆游、 南宋后期 哀感低吟 姜夔、张炎 好了,下面让我们进入李煜的世界,首先是词牌名,《虞美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同时因李煜填写这首词中的名句,又常称“一江春水”。此外,还有称“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的。《虞美人》属双调,正体共56 字,上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28 字;下片与上片同。又一体共58 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三平韵,29 字;下片与上片同。此词属正体。 新课讲授 一、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生平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李煜,(937-978),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2、朗读该诗。这个单元对我们的要求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在吟咏之间品味诗词的韵致。那么,要怎样去诵读一首诗词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诗歌的诵读技巧: ①“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控制得体。 ②“意读”:读书声中见人物,读书语气中见事态,读书语调中见变通。 ③“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篇中洋溢着情感,以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共鸣、共振。 ④“美读”:追求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 一、音读,音读对我们要求 首先要把握节奏 :“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春花秋月 / 何时了?往事 / 知多少。小楼昨夜 / 又东风,故国 / 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 / 应犹在,只是 / 朱颜改。问君能有 / 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其次找出韵脚:两韵一换ao~ong~ai~ou 意读,意读要求总理内容与形式,总体把握文章内容。 通过前面的朗读和背景介绍大家应该已经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绝命诗,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借眼前之景,发忧思之情。 三是情读,具体研习诗词内容,理解其中情感: 二、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不堪”一词表现了什么? 5、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

文档评论(0)

kejie8080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