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教育法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教育法资料

第二章 教育法 第一节 教育法的一般原理 一、教育法的概念 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行为规范体系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总和。 二、教育法的特点 1、实质上的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普遍性的统一 2、对象上的确定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3、形式上的分散性与集中性的统一 4、内容上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三、教育法的功能 规范功能、标准功能、预示功能和强制功能。 四、教育法律原则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2、尊重和保障受教育权的原则 3、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 4、维护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原则 五、教育法的层级及效力 第一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中的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 第二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教育基本法; 第三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单行法; 第四层次: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 第五层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 第六层次:国家教育部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部门教育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教育规章。 【案例1】“杨帆、萧翰门”事件 2008年1月4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在上“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选修课的最后一节课时,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而与一名欲离开教室的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第二天,杨帆在学校官方网站发布《致有关院领导的信》,对前天晚上的事件做了简要说明,并要求学校处理相关学生。同时委托其研究生公布课堂“未坚持听完课学生”名单,称“原则上缺席者不能及格”。随后不久相关帖子都被删掉。该事件被网友称为“杨帆门”。该校萧翰副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数篇评论,认为杨帆辱骂学生有违师道,并倡导学生“逃课是自由的象征”,由此引发广泛争议。校方对萧翰进行了停课处理,萧翰愤而辞职,引发“萧翰门”。 【评析】该事件从根本上说,不仅仅是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问题,更是大学教师的言论自由问题,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只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有更为特殊的要求。 【案例2】上海“孟母堂”事件 孟母堂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全日制私塾学校,由家长们自愿组成的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并由家长延请教师授课,以读古代经典、背诵古文为课程核心。 【评析】更深层次争论核心在于对宪法第46条第1款的理解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究竟家长对子女受教育权的选择是否可以绕开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而自行完成称为教育法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当前在“在家上学”“留学低龄化”盛行的时候,公民的教育权如何依法实现需要进行更多的法律解读。 六、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 1、教育法律体系:教育法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完整统一的整体。 2、教育法的纵向结构从效力的高低依次包括:宪法、教育基本法、全国人大通过的教育法律、地方性立法、地方性教育规章等。 3、从教育法的横向结构上看:教育基本法、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教育投资法、民办教育法等。 七、教育法律关系 1、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人两类。 3、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具体包括:一定主体的教育活动,即各种有关教育行为;一切用于举办教育事业的物质,包括各类物资、财产、设施、场所、资金等;精神产品,包括教育者或者受教育者的知识产权、学术著作、发明创造等。 【资料框】我国法律上的年龄 胎儿—就有继承份额。 0岁—承担民事责任。 6岁—义务教育权利的起始点。 10岁—开始有了选择权。 14岁—危险的年龄。 16岁—可以就业的年龄。 18岁—属于成年人了,有选举权。 20岁(女)、22岁(男)—可以结婚的最低年龄。 55岁(女)、60岁(男)—应当退休的年龄。 法律上的年龄计算:以生日当天的午夜12点为周岁标准。 八、教育法律责任 1、教育法律责任是指由行为人的违反教育法律规范的行为而引起的、应当有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果。 2、分类:教育行政法律责任、教育民事法律责任、教育刑事法律责任 3、教育法律责任的认定应当符合一定的归责原则。 4、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为法律制裁。 九、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 1、学校事故就其产生而言,分为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 2、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及其教育机构内,以及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外,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校人身伤害的事故。 3、学校事故一般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承担的形式主要是财产责任。 4、学校事故的侵权责任一般应具有如下特征: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实行谁主张权利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