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下2
躯体感觉在大脑皮质的投影有以下规律 ①交叉支配(头面部多双侧) ②机能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精细程度呈正变关系 ③前后倒置(头面部正立) 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比较 1、支配器官不同 2、到达效应器的途径不同 3、神经纤维结构不同 4、节段性不同 5、受控制部位不同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比较 1.中枢所在部位不同。 2.周围神经节部位不同。 3.节前节后神经元突触的比例不同。 4.分布范围不同。 5.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递质、受体不同)。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与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关系?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与特异性投射系统是形成特定感觉所必须的。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大脑皮层维持觉醒状态是产生特定感觉不可缺少的基础。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传入冲动又来源于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感觉传入信息。正常情况下二者相互配合使大脑皮层既能维持觉醒状态,又产生各种特定感觉。 脊髓半横切(一侧脊髓损伤)后的感觉障碍: (1) 侧浅感觉消失 (2) 侧深感觉消失 (3) 侧运动障碍 1.神经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 A.树突 B.胞体 C .轴丘 D.轴突始段 2.实现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 A.神经元兴奋 B.神经纤维传导冲动 C.突触传递 D.反射 3.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 ) A.腱反射 B.肌紧张 C.屈肌反射 D.对侧伸肌反射 4.出现大脑僵直是由于( ) A.切断大部分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B.切断网状结构和皮层运动区的联系 C.切断大部分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D.切断网状结构和小脑的联系 5.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是( ) A.内脏器官均受交感和副交感双重支配 B.对效应器的支配具有紧张作用 C.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范围比较广泛 D.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局限 6.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 A.瞳孔散大 B.汗腺分泌 C.胰岛素分泌 D.糖元分解加强 排粪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荐部。 ( )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 ) 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环状联系。 ( ) 简答题 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机理? 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导末梢,钙离子内流,突触小泡破裂,使放出的兴奋性神经介质穿过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钠离子内流,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整合后一旦达到阈电位既可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传递具有哪几个特征?--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作用;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某些化学物质敏感 试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总功能:调节心肌、平滑肌、腺体的活动 1 、交感神经系统动员机体储备力量,适应环境紧急变化;整个系统全部参加活动 2、副交感神经系统加强同化作用,使机体休整,促进储能,加强排泄和生殖,其效应具有局限性。 特异性上行系统的功能和传递过程及特点 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沿脊神经传到脊髓或延脑,更换神经原后其轴突交叉到对侧并向上传递到达对侧丘脑感觉接替核,更换神经原后自此发出的信息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躯体感觉区。该系统可以使皮层产生清晰的躯体感觉。其特点是经过三级神经原的传递,对侧性传递,点对点地传递。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有何区别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化学成分 儿茶酚胺类 比肾上腺素少一个甲基 来源 肾上腺髓质分泌为主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为主 受体 α 、β α为主 作用特点 强心而升血压 缩血管而升血压 试述突触传递的机理。 答:⑴ 兴奋性突触传递 ⑵抑制性突触传递 下丘脑的作用? 调节体温;调节摄食;调节水平衡;调节内分泌;调节情绪反应。 非特异性上行系统的作用,传递过程和特点 感觉传导向大脑皮质投射时,即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内通过短轴突多次换元而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所以,这一感觉投射系统失去了专一的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又称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点:弥漫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非点对点的投射关系;与各皮层细胞形成突触 ;引起锥体细胞去极化作用弱。功能:可以普遍提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维持觉醒。 1.突触后电位有两种形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