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用)
7、标志识别法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若能掌握教材中学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对快速答题也非常有利。如: ①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如“果为马所颠仆”中“为……所”是被动句式,可推知“为”是“被”的意思。 ②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 ③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有以”意为“有用来……的”“有办法做……”;“其……之请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因此,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 8、代入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为击破沛公军”“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第一个“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对于虚词来说在句子中经常不用翻译,所以我们可以用删除观察法,根据删除该虚词后句子是否通顺或是否改变原意来确定虚词意义。 例:分析下面各句中的“其”字的用法: (1)余嘉其能行古道。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在动词后,应为代词,不能删去。 删去则改变原意,代词。 9、删除观察法 1、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学以致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久之遂善画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B、贼闻其善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胁以白刃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又数年,乃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答案: C。解析:C、介词,用。A、音节助词,无意;代词。B、代词,他;代词,它的。D、于是;竟,却。 【参考译文】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小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经常让他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赵广)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赵广)不顺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B、编茅为庵 削荆为笔 C、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D、不学者虽存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答案:D。解析:D.代词,……的人;助词,表判断。A.连词,那么。B.动词,作为。C.目的连词,来。 【参考译文】 任末十四岁时,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书看到符合心意的地方,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便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他)不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喜欢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五、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