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板专项安全方案计算书
模板专项安全方案计算书
计算说明:
1.本计算依据[施工图纸]、[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建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及[静力结构计算手册]等相关资料。
2.本计算为顶板模板计算;本区为地面层,最大支撑高度为16m,顶板厚150mm,主梁截面尺寸主要有2700×2400mm、2400×2400mm、2200×1900mm、2400×1900mm、2400×1600mm、500×1900mm、500×1600mm等。根据市场材料供应情况:100×100mm木方实际的最小截面为85×85mm,50×100mm木方实际的最小截面为45×85mm,本计算均取最小截面尺寸85×85mm、45×85mm的木方为计算参数。
3.顶板模板的设计
3.1、面板设计:选用12mm 厚竹胶板。
3.2、龙骨设计:主龙骨采用100×100mm 木方,间距900mm;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200㎜。
3.3、支撑设计:全部采用碗扣脚手架,立杆间距900×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
4.梁模板的设计
4.1、面板设计:梁底模、侧模均采用18mm厚覆膜多层板。
4.2、龙骨设计:梁底主龙骨采用100×100mm 木方、间距600mm,次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间距200mm,梁侧模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300mm,主龙骨采用100×100mm 木方,间距600mm。
4.3、主梁侧模用M16穿墙螺栓固定,穿梁螺栓距梁底200mm,间距600×600mm,外套PVC套管。
4.4、支撑设计:梁底支撑采用碗口架,立杆上部安装U型可调顶托,立杆间距沿梁长向600mm。横向间距3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第一道水平杆距底板300mm。
顶板模板验算
计算参数:
顶板支撑承力顺序:荷载→多层板→木方次龙骨→木方主龙骨→碗扣脚手架支撑系统
顶板:
顶板厚h=150mm,楼板混凝土标准值24KN/m3 ,楼板钢筋单位重量取值1.1KN/m3,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2.5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2.5KN;
顶板模板:
采用12mm厚竹胶板,毛截面惯性矩;截面抵抗矩;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2.9N/m2 ;弹性模量E=5200N/ mm2 ; 4680N/ mm2 (检测报告提供)计算时取小值。受弯构件允许挠度值。
次龙骨:
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200mm,木方单位重量标准值0.2 KN/ m2 ,受弯构件允许挠度值;取最小截面计算毛截面惯性矩,截面抵抗矩,弹性模量E=10000/ 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3N/m2 。
主龙骨:
采用100×100mm木方,间距900mm布置, 木方单位重量标准值0.06KN/m2受弯构件允许挠度值;取最小截面计算毛截面惯性矩,截面抵抗矩,弹性模量E=10000N/ 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3N/m2 。
支撑系统:
采用碗扣脚手架,立杆间距为900mm×900mm;横杆步距为l1 =1200mm;碗扣脚手架单位重量标准值0.038KN/m。
(二)顶板模板受力计算:
1.受力分析:
多层板为单向板受力,计算跨度L=200mm=0.2m,取受荷面宽c=1m作为计算单元,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模型进行验算.计算单元简图如下:
2.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G1K =0.5 KN/m2
楼板钢筋自重G2K =1.1×0.15=0.165KN/m2
楼板混凝土自重G3K =24×0.15=3.6 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Q1K =2.5 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Q1K’ =2.5 KN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由于模板及其支撑系统中不确定因素较多,荷载取值难以准确确定,故不考虑荷载设计值的折减,则设计均布荷载分别为:
均布荷载:
恒载:
活荷载为:
3.强度计算:
(1)当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作用时:
q=8.618KN
当荷载均布作用时,模板强度计算简图
(2)当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作用时:
P=3.5KN
q=8.618KN/m
当荷载集中作用跨中时,模板强度计算简图
内力组合有边跨弯距最大
弯矩为强度计算值
则故满足要求.
—最不利弯矩设计值;
—弯矩系数,由《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查得;
W—多层板截面模量。
4.挠度验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配教案课件.pptx
-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我的课件.ppt
- 用方程解复杂应用题.ppt
- 《台阶》最终版2.ppt
- 铁路货车车体介绍.ppt
- 局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ppt
-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 采煤部分.pptx
- 建筑设计规范问题.docx
- 太空一日(学生版) - 导学案.doc
- 130m连续梁兜底施工技术交底.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