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计学基础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第一节 平均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一、平均指标的意义(P93)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它是指同一总体各单位某一数 量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 (二)平均指标的特点: 1、将数量差异抽象化(抽象性) 2、只能就同类现象计算(同质性) 3、能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代表性) 二、平均指标的作用(P94) 1、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对比 2、可用于同一总体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 3、可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 4、可用于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和进行数量上的估算 三、平均指标的种类 一、、算术平均数(P95) (一)概念与公式: 用总体单位某一标志值的总和数除以总体单位总数所 得的商,称为算术平均数。 如:某班10个同学的考分分别为: 58、65、72、55、89、95、85、78、90、88 则他们的平均分数为: 2.加权算术平均数--适用于分组资料(P96) (1)概念 受变量值及次数两因素影响的算术平均数,称为加权算术平均数。 (2)计算公式 例题2:将某班50个同学年龄分组如下: 例题3:某车间生产三批产品的废品率分别为1%、2%和1.5%,三批产量占全部产量的比重分别为25%、35%和40%。试计算该车间三批产品的平均废品率。 例题4:某班50个学生成绩分组表如下: 当 (三)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P100) 1、算术平均数与总体单位数的乘积等于总体各 单位标志值的总和。 即: 或 证明 3、如果每个变量值都乘以或除以任意数值A,则平均数也乘以或除以这个数A。 二、调和平均数(P103) (一)调和平均数的概念 各个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称为调 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 (二)调和平均数的种类 (三)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1、简单调和平均数——适用于未分组资料 例题(1):某种水果在早、中、晚的销售单价分别为: 1.80、1.50、1.20(元/斤),问: (1)各买1斤的平均单价是多少? (2)各买1元的平均单价是多少? 解(1):各买1斤的平均单价为: 2、加权调和平均数——适用于分组资料 3、加权调和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4、加权调和平均数的应用 应用条件: 若已知分子资料、未知分母资料,则采用调和平均法计算平均指标;若已知分母资料、未知分子资料,则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指标。 例(1):有如下资料: 例(2):有下表资料 例(3):某主管部门下属三个单位资料如下: 例(4):某主管部门下属三个单位资料如下: 一、众数(P105) (一)众数的概念 众数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二)众数的特点: 1、它是位置平均数; 2、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三)众数的确定方法: 1、单项式数列的确定方法 补充例题1: 2、组距式数列的确定方法 下限公式: 某班50人统计原理期末成绩分组表 二、中位数 P107 (一)中位数的概念 将总体各单位数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 于数列正中间位置上的数,称为中位数。 (二)中位数的特点: 1、它是位置平均数 2、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三)中位数的确定方法: 1、单项式数列的确定方法 补充例题1: 2、组距式数列的确定方法 下限公式: 三、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关系(P109) 1、当总体分布呈对称状态三者合而为一,即: 第四节 变异指标 一、变异指标的意义(P110) (一)变异指标的概念 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它是反映总体单 位标志值之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二)变异指标的作用 1.可用于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2.可反映现象发展的均衡性和稳定性和检测产 品质量的稳定性。 二、测定变异指标的主要方法 测定标志变异程度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四种。 (一)全距(P110) 1.概念与公式: 全距是指所有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极差。其计算公式为: R=最大值—最小值 2.评价标准 3.优、缺点 优点:计算简便 缺点:受极端值的影响大,评价不一定准确、客观。 例①:有甲、乙两组工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益理念及识别七大浪费.ppt
- 精细化学品化学烃化与酰化.ppt
- 精细化工第四章助剂之二抗氧化剂等.ppt
- 精雕细琢——第章 彩色户型图制作.ppt
- 精馏碱洗和水联运方案最终.doc
- 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教案 第三章 管式反应器.doc
- 精品党课背景图大全.ppt
- 糖代谢的其它途径.ppt
- 糖代谢生化.ppt
- 糖类第课时葡萄糖和果糖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