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范美俊《新媒体文艺》课件-第十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二节 赞助者与新媒体艺术节 关键词揭示的艺术特征集中于工具(计算机艺术)、技术(信息艺术、交互艺术、虚拟艺术)、载体(多媒体艺术、数字艺术、电子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方面。由此可以得到启示: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命名的困惑、身份的焦虑、对象的模糊与不确定。 许鹏教授 许鹏还前瞻性地划定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理论课题的五个基本范畴,即:对象方法研究、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形态研究、民族特色研究、学科建设研究。 第二节 赞助者与新媒体艺术节 应该说,迄今为止新媒体文艺研究虽然成绩斐然,但也留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只见技术,不见艺术;再是只见外国,不见中国。由于新媒体文艺的先驱在西方,不少著作虽名曰《新媒体艺术》,准确的说应为《外国新媒体艺术》。在分类上要么注重计算机和数码、要么注重社会意义,而不注重艺术作品本身,不少作品介绍还显示出西方艺术初传到中国的生硬性,语法结构和艺术语境都与中国的国情有所差别。 关于“新媒体文艺”的定义,本书认为其实很简单:凡是以新媒介出现的文艺作品都应该包括其中,当然,作品和媒介本身要有一定的意义才有讨论价值。 第二节 赞助者与新媒体艺术节 比如,画在纸张上的绘画就不是新媒体,而画在金属上、玻璃上、夜空中就应该是新媒体;用电视机看《蜗居》不是新媒体,用一排电视机当装置艺术的显示器就可能是新媒体;用木头造家具不是新媒体,而用玻璃和钢管造家具就是新媒体。 布劳耶 瓦西里椅(家具设计), 1925年 第十章 新媒体文艺的产业 第三节 潜在的市场新机遇 一、传统的艺术品收藏 二、艺术科技共生共赢 三、点击率与广告效应 ? 新媒体文艺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奇不有的新奇感,带给观众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审美。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文艺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产业,既有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未知空间,也有自身的造血机能。应该说,新媒体文艺的技术条件、保存方式、展出形式、收藏模式等方面与传统文艺也有所不同。 第三节 潜在的市场新机遇 网络艺术从一开始出现,就面临着三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网上与网下、艺术与非艺术、产业化与非产业化。因此,可以看到一些矛盾的现象:过去的艺术往往是属于少数人的专利,有着严格的专业准入机制,而互联网几乎将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艺术,人人都变成了艺术家;有的网络艺术作品有着传统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思想性也比较深刻,而有的作品则是恶搞的、反审美的;有的人利用网络作品的点击率赚了广告费,也可以看到大部分人的作品,如文学博客、数字绘画、数字音乐、数字视频成为人人都可以欣赏的免费午餐;有人利用网络宣传自己及其作品,而有人坚决不上网一旦发现其印刷出版的作品被上网就付诸诉讼。就整体来说,互联网上的文艺产业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第三节 潜在的市场新机遇 目前新媒体文艺的市场在整体上还在探索中,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传统的艺术品收藏,一是寻求艺术与科技的共生共赢,再是通过赔本赚吆喝的方式吸引广告商。? 一、传统的艺术品收藏 艺术品的传统销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拍卖,再是通过画廊、网络等渠道出售,收藏者主要是个人收藏和机构收藏。应该说,新媒体文艺的边缘化思潮将作品的收藏推向某种不确定,无法如收藏传统文艺作品那样进行实物收藏。比如,一些过程性、瞬间性的艺术如行为艺术、焰火艺术,怎么收藏? 第三节 潜在的市场新机遇 新媒体文艺作品的收藏,现在国际上已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收藏标准,比如,装置艺术空间的完整性、影像艺术录像带的拷贝数量、观念摄影作品的限量制作等等,对作品的各种信息记录都作了详细规定,收藏也可以如传统艺术收藏那样通过拍卖和画廊等渠道获得作品。新媒体文艺作品的价格高低则与艺术家的地位、作品的数量,以及作品的材料成本等有关,但主要的还是看艺术家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 玛格达里纳?派德琳 名字成了字母组合游戏 (模拟全息装置),2006年 第三节 潜在的市场新机遇 新媒体文艺作品之所以被收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被藏家认识到了。国外藏家的收藏大都不是单凭口味也不是为了投资,他们想留住新媒体文艺的发展脉络,会按照不同的艺术门类进行收藏,如英国收藏家萨奇收藏了中国艺术家的一些装置作品,购买价格高达300万元人民币。但大部分的藏家多是投资性收藏,希望如投资股票、地产那样抄到底。 现在国内外已经有销售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画廊,各大拍卖行也开设了相关的艺术品网站。199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