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曾使用过堵方式治理洪水.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黄佶:古人不曾使用过“堵”的方式治理洪水 古人不曾使用过“堵”的方式治理洪水 黄佶(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0241) 摘要 :共工“壅防百川”不是在拦阻洪水,也无法堵住洪水。鲧的治水方法也不是“堵”,而是 “护”——环绕官民集中居住区修建拦水坝,使洪水“过而不入”。因此,历史上不存在用“堵”的 方式治理洪水的阶段。 关键词:历史,神话,共工,洪水,治水 《国语·周语》(下)中说:“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 以害天下。” 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把“壅防”理解成古代人“对付”洪水的三种方法之一,即:1,“择 丘陵而居”;2 ,“壅防”;3,“疏导”。(闻一多:伏羲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年7 月第一版, p42 ) 闻先生在书中说:“壅防,即筑初步的或正式的隄。”(伏羲考,p42 )。 “隄”即为“堤坝”的“堤”。 于是共工“壅防百川”被后人解读为共工在治洪水: 共工氏是神农氏之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 法。……。黄河的经常泛滥威胁到了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领大家与洪水英勇搏斗,他们采取‘堵’而 不是‘疏’的办法来治水,未能根治洪水,但是为后人治水积累了经验。(百度百科,共工) 但是,《周语》里“壅防”中的“防”不是“预防(洪水)”的意思,而是“堤坝”的意思,“防, 堤也。”(《说文》), “以防止水。”(《周礼·稻人》)。 如果看一下《周语》中“共工壅防百川”这一句的上下文,就能知道,《周语》的作者是在批评 共工 : 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曰: 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 祸乱并兴,共工用灭。…… 显然,共工打算“壅防百川”是一种错误行为,动机本身就是坏的:“以害天下”。所以,共工“壅 防百川”不是为了“对付”洪水,不可能是在治水。 用堵的办法阻挡洪水,不仅在常识上讲不通(即使是根据古人的常识水平),而且在技术上也毫 无可行性。 现代人类已经有了大型机械,要截流一条大河,修建牢固的大坝,阻挡洪水,也是非常困难的(图 1~6)。 即使钢筋水泥的大坝建成,一旦上游出现洪水,还是要开闸泄洪,否则大坝自身难保(图7 )。 因此,古人用简陋的工具筑堤拦截一条河流、阻止其洪水肆虐下游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在“百川” (一百条河)中筑这样的大堤了,这工程量将大得不可想象。 笔者猜测,共工“壅防百川”不是在治理洪水,而是在截流河水,以便本部落有充足稳定的水源, 尤其在旱灾之年、河流枯竭的时候。 2 黄佶:古人不曾使用过“堵”的方式治理洪水 采取的技术可能是在河流狭窄之处,投入树枝和石块等,阻滞河水,或破坏山体,制造人为塌方, 即“堕高堙庳”(hui1 gao1 yin1 bei1 )——毁坏高处,堵塞低处,最后形成堰塞湖(图8~11 )。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赵逵夫教授说:“看来,共工是将由两个山陵之间流来的一条河采用筑堤防 的办法堵住,使水位升高后改道流向其他地方。两山之间积水成湖,人们可以进行渔猎。”(赵逵夫: 从《天问》看共工、鲧、禹治水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社会科学战线,2001 年第一期) 图1,2 :长江三峡大坝的施工机械。 图3,4 :长江截流的最后时刻。 图5:长江截流所用的水泥三角锥,每块重二十八吨。    图6:长江截流成功,两岸施工队伍胜利会师。 3 黄佶:古人不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