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执政党建设的历史教训.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用“三个代表”思想再分析苏共亡党的原因 1、苏联剧变的教训说明,共产党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经济建设搞好。苏联剧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没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要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整个苏联存在的时间里,其经济结构始终是超重型的:在工农业之间的关系上工业为主导;在轻重工业之间的关系上重工业优先;在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上速度第一;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消费服从生产。 优先发展重工业耗费了国家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 技术落后和军备竞赛的压力使苏联承受着沉重的负担,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赫鲁晓夫的霸权主义 美苏坦克相距100米“怒目相视” 柏林危机 苏联的霸权主义 柏林危机 赫鲁晓夫的霸权主义 苏联在古巴的中程导弹基地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勃列日涅夫的霸权主义 捷群众阻挡苏军坦克 入侵捷克 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苏联士兵横行在喀布尔 勃列日涅夫的霸权主义 入侵阿富汗 入侵阿富汗 生产力发展的另一基本规律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苏联经济质量与效益低与高浪费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通过粗放型方式发展经济,有许多弊端。 经济总体质量不高,表现为企业或产品竞争力不强。 粗放型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粗放型经济增长极易造成短缺。 粗放型经营方式也是导致许多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 2、苏共垮台,垮在它严重脱离群众,已经不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了。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归结于代表苏俄人民的利益。 卫国战争的胜利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 * 封面 苏共执政党建设 的历史教训 思政学院 申 健 博士、教授 shenjian828@ 无论过去和现在,我们的力量就在于我们对最惨重的失败也能给予十分冷静的估计……。如果昨天的经验教训没有使我们看到旧方法的不正确,那么我们今天就决不能学会用新方法解决自己的任务。 ——列宁 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邓小平 ?????????????????????????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所指出的:“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苏 联 我侧耳听着窗外,窗外没有任何异常的声响。我顾不上关掉电视,就匆匆下楼。院子里死一般的沉寂,只有黑暗中的树叶被风刮起的阵阵沙沙声,居民楼上的窗户已经黑了一大片,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的出现并没有使它们再闪烁起亮光来。对这毫无表示的夜的沉寂,我不习惯,也感到惊讶。我觉得,在几近消瘦的戈尔巴乔夫的身影如此凄凉地消失之后,总该有点什么,嚷嚷声也好,唏嘘声也好,咒骂声也好,那怕是窃窃私语声也好。是的,总该有点什么吧。可是,却毕竟什么也没有。 闻一:《解体岁月》 红 场 克里姆林宫 红场黑黝黝的,很少有几个人影,在这冬日的夜晚像是深不见底的大海。那座古老的教堂和这座不算古老的列宁墓消融在夜色之中,只有斯帕斯克塔楼上那颗硕大无比的红星在冷峻地注视着这夜这沉默。这方土地上的人们这是没有人像我这样,傻乎乎地跑这么远的路,来面对着沉重夜幕下的空旷与孤寂。我感到了少有的不安和失望。 闻一:《解体岁月》, 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一、苏共模式由兴到衰的基本历程 (一)斯大林时期僵化的苏共党建模式的形成 1.列宁对执政党建设作了可贵的探索,但未来得及对这个基本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 逐步阐明了关于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一些重要原则。 但有很多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 ——党究竟应当如何领导国家? ——党如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发挥作用? ——如何发展党内民主? 2.列宁之后逐步形成了僵化的执政党建设模式,积弊很多,使进一步探索难以进行。 形成一套僵化的体制和党的建设模式。特点是:党内权力高度集中,等级森严;各级干部实行任命制或变相任命制;党的监察机构作为加强集中的工具绝对服从党的执行机关;清洗和镇压成为对付党内不同意见的经常性手段,等等。 3、斯大林之后传统的党建模式的基本框框没有变化。 (二)叶利钦是如何搞垮苏联的? 1、戈尔巴乔夫改革进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7年冬到1989年末。 “通过革命性的改革塑造社会主义新形象”;“多一些民主”。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党内民主化。用干部选举制取代干部任命制和变相任命制。二是党政分开。这一阶段的改革仍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进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不少问题。 第二阶段,从1990年初到19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