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义的相对性和批评的反思性.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义的相对性和批评的反思性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2月 第38卷第1期 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 Feb.2017Vol.38No.1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7-01-001 语义的相对性和批评的反思性① 辛斌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 后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关键的主题和概念,而葛兰姆西、哈贝马斯、 福柯、德里达、巴特等的各种后现代主义理论对霸权斗争、全球化、知识和权力、语言和权力、生活世界的理性 化、制度和生活世界的分离、制度对生活世界的殖民以及各种对这种殖民的抵制与反抗等的阐释为批评话语 分析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和研究课题。批评话语分析产生于后现代的语境下,是对“后现代性”批评研究的 一种贡献,其重点关注的是语言在后现代社会变化中的作用。本文旨在表明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批评话语分 析的相对语义观和动态辩证的方法论。 [关键词]  后现代;批评话语分析;语义的相对性;批评的反思性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2643(2017)01000308 TheRelativeNatureofMeaningandtheReflexivityofCriticism XINBi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dCultures,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97,China) Abstract:Thepostmoderneconomic,politicalandculturalcontextprovidesmultiplethemesandconcepts for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CDA)andsocialcriticaltheoristssuchasGramsci,Habermas,Foucault, DerridaandBartheshavecultivatedafertilesoilforCDAwiththeirtheoriesofhegemony,globalization, knowledgeandpower,languageandpower,thelifeworldandthepublicworld,thecolonizationofthelife worldbysystemandtheresistancetoit,etc.Ontheotherhand,criticaldiscourse,withitsfocusonthe roleoflanguageinthesocialchangeofthepostmodernera,hasmadeimportantcontributiontothecriti calstudyofpostmodernsociety.Thispaperfocusesontherelativenatureofdiscoursemeaningandthe dynamicanddialecticnatureof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 Keywords:postmodernism;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relativenatureofmeaning;reflexivityofcriticism   后现代转向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知识领域摒弃了确定性。在启蒙主义思想中,我们对科 学和知识的理解依赖于一个假定的真理和其表达媒介之间的对立,即客观真理独立存在于任 何可能用以表达它的符号之外,理智的权威高于它自己的外在表达体系,“修辞的”与本体论 和认识论上的真实相分离。但是,后现代主义者合并了真理和表述、信念和认识、理性和语言、 表象和实在,以及意义和隐喻的二分体系,用一个修辞性的科学概念推翻了现代主义语言理论 的权威:“知识被重新定位在符号建构的过程中,而不再被认为是由符号辅助传达的东西。关 收稿日期:20160910 作者简介:辛斌(1959-),男,汉族,山东乳山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用学、篇章语义学、批评语言学。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