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啸山庄》的人性论结构.doc
《呼啸山庄》的人性论结构
摘要:本文通过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在《呼啸山庄》中,应用人物性格两极组合的手法,分析主人公希克厉,凯瑟琳,林顿之间爱情悲剧的内在原由,以及人性在扭曲社会也随之发生折裂,扭曲和毁灭的客观道理。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涵。
关键词:呼啸山庄;人物性格双重性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63-01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惟一的一部小说,它于1848年出版时,并未引起多大的注意。评论界的一些人斥之为一部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小说充满阴森恐怖病态心理和异教思想。
《呼啸山庄》部分地继承了描写恐怖瀑力和神怪的哥特小说的传统,然而它却远远地超出了哥特小说,特别是小说主人公希思克厉夫那奔腾呼啸的激情,鲜明强悍的爱恨意识以及残酷无情的报复手段更深深吸引着读者,宣扬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贯穿着探索人性的主线,展现人性的堕落从人性,最后期望人性的复苏。
一、一个恶梦:人性的扭曲
艾米莉用隐喻的表现形式,把狂风暴雨作为恶劣的社会环境,扭曲的树作为被摧残的人性.“让我进来吧”小手紧握着不放,直到把闯进呼啸山庄的一个陌生人洛克乌德吓得在梦里大喊大叫。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希思克利夫登上床档,猛力扭开格子窗,一面推开窗子,一面迸出不可抑制的热泪,哽咽着说:“进来吧,进来吧! 凯蒂,快来吧。啊,你再来这一回吧! 啊! 我的心肝儿!”但幽灵并未露脸,只有一阵阵大风雪呼啦啦地卷进房间。表面上是艾米莉对神秘幻想的爱好,或者说是受哥特派创作的影响,而实是人类追求光明、美好和幸福的本性。在这部作品里,向阳的树性就是人性的象征。作为社会性的人,其人性同样经年不断地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强势压力,就像那萎靡不振、倾斜得厉害的枞树,人性同样被残酷的现实扭曲了、摧残了。但人类仍然顽强不懈地追求美好的人性。这也是《呼啸山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突出特征。
二、主人翁希思克利夫的双重性格
希思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主要体现在他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的爱和深切的恨之中。他爱凯瑟琳胜过他自己,却又是一个残酷、残暴的人。对他来说,凯瑟琳比他自己都重要,他说:“凯瑟琳,你知道,我忘了你也就忘了我自己!”甚至当她死了之后,她一直萦绕着他将近二十年。但他又具有一种可怕的世界观,甚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死不后悔:“至于说到反省我做过的不公正的事,我要说,我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不公正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可反省的。”。他的性格是矛盾的、复杂的和双重性的,在他的性格中既体现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统一。
由于从小受到羞辱和虐待,形成了叛逆的性格,他和凯瑟琳炽热的爱情遭到破坏,爆发了复仇的火焰他既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迫害狂。艾米莉写人性的堕落是为了谴责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病态, 是为了衬托人性美好必然战胜人性丑恶的社会进步; 消灭不了“爱”“爱”比“恨”更有力量。
最后以象形的笔法,描写被扭曲的枞树和荆棘终于战胜了风吼雨狂,爱情的春天终于来到了呼啸山庄,美好的人性开始复苏了。
三、希望在人间:人性的复苏
《呼啸山庄》作者只用了最后三章描述了第二代人小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纯洁爱情,但却显现出人性的复苏,从而使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第一代情人身上的爱情纠葛和人性丑恶的张扬过渡至善与美好的一面,用不同凡响的笔触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美好追求.艾米莉,没有哪位作家能够代替她,因为没有哪位作家在一部小说里表现出了那么强烈的对爱情的渴求,对自由的热爱和对自然人性的憧憬,这也就是一百多年以来,她这部小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年轻读者的原因。
四、总结
艾米莉?勃朗特创作《呼啸山庄》时,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资本主义正迅速发展并越来越暴露出它内在的缺陷,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现实复杂残酷。女作家以人性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她认为,人对现实幸福的渴望完全出于人的本性是自然的和合理的,而社会的错误恰恰在于抑制了人的渴望,从而使这些被压抑的欲望畸形滋长,其恶果必然是使人性中那些健康的积极的因素畸变为病态的、消极的因素,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性。本来善良的希思克厉夫被侮辱折磨之后,明白了人生的残酷和社会的无情,他的双重性格的形成完全是当时社会摧残的结果。
参考文献:
[1]D. Traversl:“Wuthering Heights’After a Hundred Years”(1949),见“Casebook”P.157.
[2]方平译. 呼啸山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萨默塞特?毛姆.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1951),杨静远编选. 朗特姐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