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尔雅amp;#8226;释诂》疑义发微.doc
《尔雅#8226;释诂》疑义发微
摘 要: 《释诂》是《尔雅》中较重要的一篇,历代注解较多。本文采用札记形式,对《尔雅?释诂》篇中有疑义的部分,结合历代代表性注解进行补充、考证,或提出的新见解。
关键词: 《尔雅?释诂》 疑义 管见
《释诂》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辞书《尔雅》的第一篇。历代关于它的注解著作卷帙浩繁,各家解释各异。并且该篇中包含大量有关训诂学的方法、术语、内容,同训、互训、递训、反训、申训、声训、义界等方法到处可见,古今异语、同实异名、方言俗语、引用文献也比比皆是。又加上《尔雅》所释词语大抵是上古词汇,与现代词汇差异较大,故往往使读者生疑。以下是笔者在读《尔雅?释诂》及历代注解时,以札记形式对其中令人生疑处的管窥之见,请读者和方家指正。
夏,大也。
黄季刚先生《尔雅音训》:“夏通作假。”
林案:《说文》:“嘏,大远也。”《释诂》同条:“假,大也。”“嘏,大也。”《说文》:“假,非真也。”“一曰至也。”是“假”为大义时亦为“嘏”的假借字。故“夏”字当通作“嘏”。
又,“夏”可假借为“暇”。李富孙《易经异文释》卷四《灵台碑》云:“‘日稷不夏’,今《尚书》作‘暇’。”《毛诗古音考》:“暇音甫。”《释诂》:“甫,大也。”暇亦转训为大。可备一说。
濯,大也。
王?]运《尔雅集解》:“翟行为?S。濯?S或作洮跳。守祧亦为守濯。兆乃有大义耳。”又:“《诗》:‘濯征徐国。’濯即逖也。狄、翟同用。远大为逖。字又通卓。棹、??是也。卓从匕、早,明大之义。”
林案:王说是。补一例,《读书杂志?史记第五?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泥之中’念孙案:濯、淖、?@、泥同义。是濯、淖皆?@、浊之名。”浊,渎也。大水之通称,如“四渎”。?@,小池。“于”有大义,反训为小。“淖”有渊深之义。是皆有大义。
骏、京、淫、甫、景、?y,大也。
《说文》:“骏,?R之良材者。”“京,人所???^高丘也。从高省,ㄧ象高形。”“淫,一曰久雨??淫。”“甫,男子美称也。”“景,光也。”“至,(按王引之《经义述闻》?y当作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
林案:《诗经》:“骏命不易。”《毛传》训“骏”为“大”。《左传》:“莫之与京。”杜预训“京”为“大”。《释诂》:仪、若、祥、淑、鲜、省、令、类、攻、?Y,本意均非善而能训为善义。古人言羊大为美,美人为硕人。将高貌、广貌、美貌、多貌、久貌、明貌均训为大。宜义、顺义、吉义、清义、明义、肖义、工义均训为善义。
是古人将形容词泛化类属,类同义通。不必辗转通假它字而训。
般,乐也。
郝懿行《尔雅义疏》:“般者,?c之假音也。”《说文》:“?c,喜乐貌。”
林案:郝说通。然先秦典籍不见“?c”字。般,又可假音于便。《说文》:“便,安也。”安乐之义。《孟子》:“今国家间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又:“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皆应取安乐之义。
肇,谋也。
郝懿行《尔雅义疏》:“肇者,《释言》:‘曰,敏也。’敏之谋也。”又“谋、敏古音相近。”是以见通。黄季刚先生《音训》:“肇正作□。”《说文》:“□,卜问也。从卜召声。”是与肇古音同部。《广雅》:“□,卜也。”先秦典籍未有用此字。
林案:郝说辗转相训,亦通。“□”于经典中当作“繇”。“繇”今音“咒”,古与“肇”音近。有卜辞之义,活用作占卜。《文选?典引》:“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蔡邕注:“繇,占也。”《左传?闵公二年》:“成风闻成季之繇。”洪亮吉引服虔云:“繇,抽也。抽出吉凶也。”是其证。占卜有谋义,“肇”通作“繇”。后由占卜义引申为谋义。
戛,常也。
邢《疏》:“谓常理法也。”
林案:《说文》:“戛,□也。从戈从□。”又:“据,□?币病4邮志由?。”“戛”与“据”音同义通。《广韵》:“据,依也。”所依据者为常。“戛”假借为“据”,有常义。
又,“戛”、“?y”古音同部。《释诂》:“?y、遵、率、循、由、从,自也。”《玉篇》:“?y,循也,述也。”所循述者亦有常义。“戛”亦可假借为“?y”。
粤、于、爰,曰也。
邢《疏》:“‘粤于’至‘于也’。释曰:皆谓语辞发端,转互相训也。”刘淇《助字辨略》:“《史记?周本纪》:‘粤詹雒伊,毋远天室。’此粤字在句首,发语辞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爰,假借为粤、为曰,皆发语之词。”
林案:古今典籍解释及小学虚词书皆以为“粤”、“于”、“爰”发语辞,无实义。
《说文》:“粤,亏(亏即于)也。审慎之词者。从亏从?q。”又:“爰,引也。从□从于。”两字当有取于“于”义。或曰,“爰”、“元”叠韵,“元”训为大。又《尔雅》:“宇、?,大也。”《说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