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昆合演《春水渡》与小剧场戏曲.doc
京昆合演《春水渡》与小剧场戏曲
京昆合演《春水渡》是本届小剧场戏曲节唯一的委约作品。这部作品取材于观众熟知的《白蛇传》的故事,舍去白素贞等人物,只留下法海与许仙,将传统戏曲里法海劝度许仙的情节,改为法海与许仙互度。当许仙最后选择回到白素贞身边时,法海被其情义触动,怀疑自己是否错了,决定去红尘中看个明白,再回来诵经念佛。节目册上的介绍说,他们“是一对镜像关系,在对方身上,他们能看到自己”。这显然是今人的视角,表达的主题也是新的。
前些日子,笔者与朋友交流观感。他认为,戏曲艺术除了富有魅力的名角,作品的情趣、情感、情节与思辨都可以形成审美资源。相对而言,传统剧目重情趣与情感,现代戏曲重情节与思辨。《春水渡》将许仙与白素贞的矛盾冲突放置幕后,只剩下法海与许仙,情节略显单薄,难免审美疲劳。虽然以今人的视角重新检视法海与许仙的关系,法海度许仙不成反被其度的结尾,不同于传统戏曲故事。但是,法海的转变,不是随着情节的推进从人物矛盾冲突中导致的不可逆的结果,而是他自省的成果,正所谓:“人生处世就是一场修行路,谁也无法替代别人去选择,自省才是最好的成长。”这种自省,颇有深意,在舞台上娓娓道来,长于教诲,而短于思辨。
全新的人物诠释之外,《春水渡》在舞台空间与表演的关系、多媒体如何参与主题的表达等方面也做了尝试。舞台是空的、透的,以半透的薄纱屏分割空间,形成两边的乐队与中间表演的前后区域。表演区域前方稍后处安排了一面直径与演员身高相仿的圆镜,可根据场景的变化作360度旋转。这面镜子“既隐喻法海与许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镜像关系,也可理解为自我的内心关照,另外也表达一种红尘执念犹如镜花水月的心境” (《文汇报》报道)。像许多新创作品一样,《春水渡》运用了多媒体,或在背景的纱幕上投出一江春水,或是在镜子上投出与主题相关的佛像。创作者没有滥用多媒体,点到即止,节制有度,可以看出他们的美学追求。
问题是,若将这些布景全部撤去,不用多媒体,灯光也只是照亮舞台,这个戏还能演吗?应该能演。这样演会从本质上影响这个戏的审美吗?未必。戏曲的审美,不在布景,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这次戏曲节上的三出梨园戏《朱文》《朱买臣》《刘智远》,没有任何布景,仍然受到观众的追捧,便是例证。现代戏曲舞台上的布景、灯光与多媒体,增加了剧场的视听资源,但并不是主要的戏曲审美资源。戏曲审美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桌二椅”的舞台美学,布景是虚拟的,舞台时空是抽象的,通过演员表演与观众的想象共同创造出具体的戏剧时空。当前大多数戏曲新作的舞美,不论是写实,或是写意,或是两者结合,共同的倾向是将抽象的时空具象化。《春水渡》舞美没有往写实方向走,做得也挺有诗意,但多媒体的运用仍有具象化的企图,这恰恰是有违戏曲美学的。
《春水渡》的另一个特点是京昆合演,不是一折京剧一折昆剧的拼凑,而是同场戏中京昆两种声腔融合在一起。这样的京昆合演形式过往也有。
十几年前,上海做过一版京昆合演的《桃花扇》,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饰演李香君,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饰演侯方域。剧作家郭启宏在《〈桃花扇〉京昆合演改编本卮言》文中表达了对这种演出形式的美好设想:“京昆合演可能引出的艺术上最明显的变化,将是载体的调整造就京昆优势的互补。一种舞台演示,兼有豪放与婉约,既得‘骏马秋风塞北’之雄,又得‘杏花春雨江南’之韵,多么令人向往!”但现实与理想有落差。笔者当年看过该剧的现场演出,对京昆的优势互补没有多少印象,依稀记得昆剧的水磨调被京剧的西皮二黄包着,处于弱势地位。
从文本上来看,《春水渡》总体符合京昆合演的要求。板腔体唱词,上下句分明,合辙压韵;曲牌体唱词,大多倚声填词,符合词式要求。曲牌选用依次为:【梁州序】【玉交枝】【川拨棹】【玉抱肚】【山坡羊】【斗鹌鹑】【天净沙】【麻郎儿】【煞尾】。这个曲牌组合有南曲有北曲,跨了几个宫调。【斗鹌鹑】前为南曲,由【梁州序】【山坡羊】两个孤牌包裹着仙吕入双调的三个曲牌,后接北曲【越调?斗鹌鹑】简套,南北曲兼顾,刚柔相济。
京剧余派坤生王??瑜与昆剧坤生胡维露在剧中饰演法海与许仙。她们的唱念表演在传统规范之中,尤其是王??瑜的余派老生,唱腔细腻,表演讲究,进一步拉近了京、昆在视听上的距离,现场看戏并没有觉得不和谐。
但笔者一直有个疑问,为何要京昆合演,或者说京昆合演的必要性何在?以目前所见,京昆合演除了给创作增加难度,实际的效果往往并不比京剧或昆剧单独演出好。能否形成新的戏曲审美资源?以前的京昆合演《桃花扇》及这个戏的创作,似乎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作为一部委约作品,《春水渡》按理应该能体现委约方的办节宗旨与小剧场戏曲的艺术特征。去年,参与第一届小剧场戏曲节策划的文汇报记者张裕告诉笔者,办节的初衷是为了扶持与鼓励年轻人做一些实验性的创作,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