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化学生物学-化学物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BU引起的转换 5-BU引起的转换 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到5-BU的掺入引起的G┇C回复到A?T的过程。通过这两个图示,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同一种诱变剂既可造成正向突变,又可使它产生回复突变的原因了。 也可以知道,为什么像5-BU这类代谢类似物只有对正在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着的微生物才起作用,而对休止细胞、游离的噬菌体粒子或离体的DNA分子却不起作用。 (2)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或 phase-shift mutation,指诱变剂使DNA分子中增加(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由移码突变所产生的突变株,称为移码突变株(frame-shift mutant)。与染色体畸变相比,移码突变也只能算是DNA分子的微小损伤。 丫啶类染料,包括原黄素、丫啶黄、丫啶橙和α-氨基丫啶等,以及一系列称为ICR类的化合物,都是移码突变的有效诱变剂。 图 能诱发移码突变的几种代表性化合物 引起移码突变的诱变剂:主要是吖啶类染料,如吖啶黄、吖啶橙等等。 这类化合物都是平面型的三环分子,它们的结构与一个嘌呤—嘧啶对十分相似。 吖啶类化合物的诱变机制: 至今还不很清楚。 有人认为,由于它们是一种平面型三环分子,结构与一个嘌呤–嘧啶对十分相似,故能嵌入两个相邻DNA碱基对之间,造成双螺旋的部分解开(两个碱基对原来相距0.34nm,当嵌入一个丫啶分子时,就变成0.68nm),从而在DNA复制过程中,会使链上增添或缺失一个碱基,结果就引起了移码突变。 吖啶类化合物诱发的移码突变及其回复突变图示: 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普遍性 ②随机性 ③稀有性 ④有害性 ⑤不定向性 二、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正常人的 红细胞 镰刀型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 讨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临床表现 血红蛋白 β─6(N端) mRNA β基因 (DNA上) 正常表现 正常 谷氨酸 CTT GAA GAA 镰刀型贫血 异常 缬氨酸 CAT GTA GUA 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基因突变的实例: 正常绵羊有时生下短腿“安康羊” 红花 蓝紫色 ⑴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射线。如:紫外线、X射线、α射线、γ射线等。 ⑵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能与DNA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如烟碱、秋水仙素、黄曲霉毒素、硫酸二乙酯等。  ⑶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 三、基因突变的原因 1.人工诱变的方法:   用射线(如紫外线、X射线、激光等)照射或致突变物质处理生物的敏感部位(植物的萌发种子、动物的生殖腺等)。   例⑴:我国科技人员用60CO产生的射线照射水稻萌发的种子,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虫害强的新品种。 四、基因突变的应用   例⑵:1945年爱尔兰科学家费来明发现青霉素以来,世界各地科学家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处理青霉,将青霉素的产量提高了几千倍,价格下降到原来的几万分之一。 紫外线照 射处理   例⑶:1987年,我国科学家将普通青椒种子搭载在人造卫星上使之接受宇宙射线照射发生基因突变,培育出产量特高,质量特别好的“太空椒”。     2.人工诱变的优点:   优点①:大幅度提高变异频率,使变异性状较快稳定,缩短育种周期。   自然突变由于变异频率很低,产生的极少量变异个体混杂于大量未变异个体中,难以被发现并选出来进行培育。而人工诱变可以产生大量的变异个体,容易发现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并将其从中选择出来。如我国近年每年都有许多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出现,其中大多数都经过了人工诱变处理。   优点②:可以大幅度改良某些经济性状。   如青霉素的生产,从1945年到1965年20年时间就将单位产量提高了几十万倍。   优点③:可以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品种甚至新种。    3.人工诱变的缺点:   缺点②:变异的个体是杂合体,并且常常是一个个体中既发生了有利变异又发生了不利变异,必须通过杂交方法将有利变异组合到同一个体中来。   缺点①: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发生的变异绝大多数是不利变异,因此必须处理大量材料形成大量变异个体再从中选择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   缺点③:诱变的各种因素是致癌因素,如有泄漏将造成人体伤害或环境污染。 灯笼形,特大果 平均单果重250克左右, 最大果可达720克 露地栽培 亩产5000公斤左右 大棚栽培 产量可达8000公斤 五、化学致癌物质以其作用机制 直接致癌物 直接作用于RNA、DNA、蛋白质等 烷化剂、亚硝胺物质 间接致癌物 需经代谢活化才与大分子化合物结合 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芳香胺 促癌物 本身不致癌,但与致癌物同时作用时,能明显地强化致癌 巴豆油、丙酮、酚、氧化铁粉尘 有机致癌物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