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业生态与土地退化的土壤微形态研究-生态环境学报.DOC

农业生态与土地退化的土壤微形态研究-生态环境学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生态与土地退化的土壤微形态研究-生态环境学报

文章编号:1008-181X(2001)03-0234-04 农业生态与土地退化的土壤微形态研究 贺秀斌1,唐克丽1,张成娥1,王益权2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简要地介绍了土壤微形态研究方法及其在农业生态与土地退化研究中的应用,并回顾了近20 a的国际土壤微形态研究的内容与进展。在过去的20 a中,土壤微形态学在概念、现象的解释、分析技术以及应用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特别在样品脱水方法、荧光分析、图象处理及定量分析技术上得到很大的发展。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结构的关系,土壤改良对结构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利用土壤微形态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根系与根际的生态过程,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过程,人为活动对土壤退化,熟化的微形态指标,以及利用微形态指标评价人为因素在现代土壤过程中的作用等,是土壤微形态研究的最新动态。 关键词:土壤微形态;土地退化;农业生态;研究动态 中图分类号:S152.2 文献标识码:A Soil micromorphological study on agro-ecology and land degradation HE Xiu-bin1,TANG Ke-li1,ZHANG Cheng-e1,WANG Yi-quan2 (1: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AS,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2: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Northwest Sci-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il micromorph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agro-ecology and land degradation. It also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soil micromorphology in the past over twenty years. Investiga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and plant roots, the process of land degradation using soil micromorphology, and applying 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micromorphological quantity analysis will the new trend for the soil micromorpholog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oil micromorphology;land degradation;agro-ecology;study progress 土壤微形态学主要是应用显微镜技术研究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和微粒组成[1],是土壤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但又与其它土壤分支学科和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联系[1~3]。土壤微形态是土壤发生发展历史的集中反映,根据对土壤微形态的研究,就能对土壤的组成、土壤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化学本质以及影响成土作用发展的各种条件,得出论据充足的概念[2]。自本世纪30年代,奥地利学者库比纳使用生物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双目实体显微镜,借助于微生物学和物相学的方法,研究土壤生物,土壤中的结晶形成物,土壤的结构和孔隙开始,一种崭新的土壤学研究方向—土壤微形态学就诞生了。在其以后的岁月中,土壤微形态学以其新颖的研究方法而引人注目。据统计[12, 32],1968~1986年,涉及土壤微形态研究的文章就有1700多篇,仅1986~1994年就有800多篇,而在1995~1999年间有900多篇。随着土壤微形态学自身体系的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土壤微形态学已在土壤矿物学,土壤物理,土壤化学,植物根际营养以及土壤侵蚀,土壤灌溉与排水等土壤学科领域中显露身手,而且还渗透到第四纪地质,石油,海洋,工矿,土建直至细胞学,基因工程等学科和经济部门。 80年代以来,许多土壤微形态学家在土壤微形态概念和术语的定型化,垒结分析和描述系统的标准化,微形态单位的定量化等方面作大量的工作。方法的改进,特别是与其它方法与手段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