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大陆部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广告(大陆部分)

第一章 中国古代广告(先秦—清)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国广告的起源,从先秦到明清时期广告的发展历程。重点学习口头广告、实物广告、招牌广告、文字和印刷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一 中国广告的起源 (一)起源 产生于夏、商、周三代,分为社会广告和商业广告两种形式。 1、社会广告:运用语言文字等形式传播政治、军事、文化等信息的形式。在我国原始社会,社会广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建立社会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 表现有: (1)“禹铸九鼎以示天下” (2)“诰”夏、商、周、三代一种劝诫勉励的广告;“誓”夏、商、周三代告诫将士的言辞。 还有:“制”、“策书”、“诏书”、“檄文”、“露布”等都属社会广告。 2、商业广告:运用一定的媒介形式传递商品信息的活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出现了城市,商业广告出现。如: “神龙氏作,列廛(chan)于国 “ —《易·系辞下》用产品在 集市上交换。 (二) 特征 (1)行业附属性 (2)内容单一性 (3)形式多样性 二、口头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口头广告也称为叫卖广告、或吆喝广告。 1、产生 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 如:夏商:王亥远服贾,牵牛车。是说有个叫王亥的赶着牛车在部落之间做生意。 2、发展 西周——音响广告 师望在肆,鼓刀扬声——《楚辞·天问》 萧管备举——《诗经·周南·有瞽》 唐代:唱买广告。主要是寺院的僧侣把收敛来的物品,拿出去用唱的形式卖出去,唱是招揽顾客的方式。 宋元:把口叫卖声与歌谣、快板、词曲等音乐文字形式相结合。 今街市与宅院,往往效京师叫声,以市井诸色个叫卖之声,采合宫商以成其词也。——《梦梁录》 明清:市声广告。所谓“市声广告”主要包括吆喝广告、唱卖广告和响器广告。吆喝及唱卖广告是小商小贩及手工艺人的广告手段。 (1)京城五月,辐凑佳疏名果,随声唱卖,听唱一声而辩其何物品者、何人担市也。 ——明《旧京遗事》 (2)“京师荷担卖物者,每曼声婉转动人听闻,有发数十字而不知其卖何物者。” “呼卖物者,高唱入云,旁观唤卖,殊不听闻,唯以掌虚复其耳无不问者。”——清《燕京杂记》 (3)张大都在《燕市贾贩琐录》中记载,清代北京地区的小商小贩及手艺人种类繁多,共有500中之多,此书对这些人的各种叫卖声都作了详细地记载。 三、实物广告的产生及发展 1 、产生: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这种广告形式在各个古代文明古国中都被普遍使用。 (1)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经·氓》 (2)“君使服之于内,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业。”—《晏子春秋》 2、发展 (1)战国时代——悬帜广告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 ——《韩非子·外储说有上》 (2)汉代——悬物广告 悬物广告是实物广告的发展,汉代以后较为流行。它是在店铺门前悬挂于经营范围相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招牌广告的作用。 “相如直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唐代——灯笼广告、旗帜广告 A、 灯笼广告起源于五代,唐宋开始盛行,是唐代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夜间悬挂于店铺门前,上写“酒楼”、茶馆等字样,起招牌广告和悬帜广告的作用。 B、旗帜广告在唐代多用于酒店。所以,以酒旗为多,也称为酒帘、青帘,旗上秀图案和店名,可大可小,悬于店门外,招揽顾客。 (4)宋代——招牌广告流行。 招牌广告是从先秦的悬帜广告发展而来,唐和五代只用于官府,到了宋代遍及城乡,都市商店每家几乎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能看到当时汴京繁华的市景和众多商店使用招牌的景象。 (5)明清——招牌广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 A、不再是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做内容,而是注入了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 如:北京同仁堂取自“童叟无欺”;“全聚德”取其“全仁聚德,财源茂盛”之义。 B、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如:“内联陛”鞋店。 C、以与店铺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如:“六必居”(相传为严嵩书)、“都一处”(相传为乾隆御笔亲书)。 五、文字广告的出现 1、诗词广告。用诗词的形式写广告。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