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未病—培训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如何治未病?(一) 陈云博士 引言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包括哪些方面? 一 未病先防 《黄帝内经》开卷首篇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问天师歧伯:上古之人,能活的时间比较长,甚至活了100岁以上还动作不衰;可是现代之人,年过半百动作皆衰,为甚么呢?是时代的不同,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 歧伯回答说:上古的人,懂得天地之间运行的道理,是阴阳谐和的,每个人的命运是有定数的,所以行事都不和天地的正常运行规律相违背,他们的起居作息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样就能肉体与精神都协调一致,而尽终其天年。 可是现代人是怎么养生的呢? 法于阴阳---不再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生活,阴阳—事物相对,动静、刚柔、虚实、盛衰、张弛、进退 和于术数---违背自然规律,转基因,克隆技术,催熟剂果蔬,激素饲养禽畜; 食饮有节---舌尖上的血腥,色香味美暴饮暴食,滥用补品,喝着塑化剂勾兑酒还慨叹“人生几何”; 起居有常---借白天不醒去逃避衰老,靠夜里不睡来延长生命; 不妄作劳---麻将、游戏、工作狂---过劳死 他们酒醉后肆行房事,纵情色欲枯竭肾精,耗散真气,不懂得保持正气强盛,不善于调养精气,只贪图一时快乐而违背养生的乐趣。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那么该如何于未病之时调养身心?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记载“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 六淫之气 春温 夏热 暑湿 秋燥 冬寒 春不温,阳气不升 冬不寒,流感爆发 夏不热,空调病 虚邪贼风的术数延伸— 从最初对天气现象进行描述自然的概念,逐步被术数化 。 苏东坡曾经作诗“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吹不动”是说无论人间的贪、嗔、痴、名、利、毁、誉等,还是宇宙之风、四面八方的风都吹不动他, 人在江湖,要面对各种“风”,合理应对,取舍有度,才能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恬淡才能从容,虚心方可纳物 “恬”—安静,坦然; “淡”—淡泊,无奢望、无妄念; “虚无”—佛家讲的心无挂碍。 “真气”—人体的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当一个孩子不能恬淡虚无时, 当一个成人不能恬淡虚无时,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精神内守— 精液 男子的各种失精 精是人体之精 精血 各种失血, 津液 腹泻、大汗、尿糖、蛋白尿 神就是生命 “聚精不会神”--注意力极难集中、目光呆滞; 神不内守 “心神不宁”—失眠、烦躁; “神不守舍”--焦虑、抑郁、哭笑无常; “神明扰动”-狂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癫痫 “神出鬼没”--幻觉或妄想, “神衰”(病危)或者”假神”(回光返照)。 于甚深的禅定之中,内守我们的精和神,不丢失内涵,不丢失自我。 致虚极、守静笃 二 治病于初 《黄帝内经》云:“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病之始生者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早期诊治。 治皮毛:在一身之表,为人体之藩篱。 外邪—皮表—内传于脏腑: 风寒-感冒-肺炎-心肌炎。 脏腑气血的病变—经络—肌表:“有诸内必形之于外” 肝病-肝掌,黄疸;心脏病-红脸蛋; 五色主五脏病:青主肝病,赤主心病,黄主脾病,白主肺病,黑主肾病。 五色辨病性:青主风、主惊、主寒、主痛;赤主热;黄主湿;白主血虚、主寒;黑主痛、主血瘀、主劳伤 治肌肤: 肤表色斑—肝的疏泄障碍,内分泌问题,体内毒素积蓄 肤表皮损:各种皮肤病 肌部疾病:肌肉疼痛,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静脉曲张,肌肉萎缩,肌肤干燥甲错。 治经脉:经络者,内属脏腑,外络肢节。 《素问·调经论》:“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经脉之病,皆有虚实”,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