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識台南赤崁樓
篇名:
認識台南赤崁樓
作者:
康發强。台北市立育成高中。高二七 班
1
認識台南赤崁樓
壹●前言
位於臺南市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的赤崁樓,係在1653年由荷蘭人所建,原名
稱為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荷蘭人創城前即以殖民政策來搜刮
當地住民,衝突事件經常發生,終於在1652年 引起漢人郭懷一領導的反抗事
件,可惜的是力單勢弱而失敗,荷蘭人心有餘悸為了防止反抗事件再起,遂於
翌年擴充舊城,建立砲壘以作為防備而創建普羅民遮城。早期漢人以當地原名
赤崁而稱該堡壘為赤崁樓,更習慣以紅毛番稱呼荷蘭人,故也稱赤崁樓為番仔
樓或紅毛樓。
荷蘭人以赤崁樓為商業及政務的中心,1661 年延平郡王鄭成功改赤崁為東都明
京,鄭成功去世後,赤崁樓便成為火藥、軍械的貯存所,清朝時期,為了振興
文教, 在赤崁樓北側建蓬壺書院;日據時期,日人將崁崁樓改建為「陸軍衛戌
醫院」,1918 年日本人整修赤崁樓,做為臺灣總督府日語學校臺南分校; 1935
年台灣光復後,赤崁樓被作為台南市歷史文物館,並在 1982 年被列為一級古
蹟;赤崁樓歷經各不同年代的整修, 現在的赤崁樓呈現的是荷式城堡與清式閣
樓建築並存的外觀。
赤崁樓有三間陳列室,陳列各項文物,另室外現展有石象、石欄石獅、縣署石
鼓、技勇石、石栳、石臼、海神廟、蓬壺書院門廳、文昌閣、普羅民遮城堡
門、普羅民遮城東北稜堡殘跡、普羅民遮城古井、文昌祠壯北石獅、石龜御碑
贔、石馬、石碑、石駝等十七種(註一)
以下是我們要探討的內容:
一、赤崁樓的由來
二、赤崁樓的軌跡
三、赤崁樓的建築
四、赤崁樓的文物
貳●正文
一、赤崁樓的由來
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攻佔臺灣,由安平登陸,在一鯤鯓地方建造奧倫尼亞
城,後改名為熱蘭遮城;因房舍不敷使用,加上水源缺乏,於是遷往一個臨水
原本是原住民平埔族「赤崁社」的小高地,荷蘭人在此築城,外觀像座高樓,
築城習慣用赤色磚瓦,在加上陽光照射宛如紅霞,所築城有「赤崁樓」之稱,
但「崁」字卻混淆成「嵌」字,故又稱「赤嵌樓」。
荷蘭人創城前即以殖民政策來搜刮當地住民,衝突事件經常發生,終於在 1652
年 引起漢人郭懷一領導的反抗事件,可惜的是力單勢弱而失敗,荷蘭人心有餘
悸為了防止反抗事件再起,遂於翌年擴充舊城,建立砲壘以作為防備而創建普
羅民遮城(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早期漢人以當地原名赤崁而稱該堡壘為赤
崁樓,更習慣以紅毛番稱呼荷蘭人,故也稱赤崁樓為番仔樓或紅毛樓。(註
二)
2
認識台南赤崁樓
二、赤崁樓的軌跡
荷蘭人建立普羅民遮城(赤崁樓)作為在台的商業及政務的中心;1661 年延平
郡王鄭成功收復赤崁樓,改赤崁為東都明京,鄭成功去世後,赤崁樓便成為火
藥、軍械的貯存所;清朝時期,1721 年朱一貴之亂,城樓遭到嚴重破壞,直到
1750 年知縣盧鼎梅才加以修護管理;但中法戰爭時,台灣巡府劉銘傳擔心旁生
事端,下令將荷式建築的赤崁樓拆除,而大士殿亦受到波及,一同被拆毀;到
了 1886 年知縣沈受謙為了振興文教, 在赤崁樓北側建蓬壺書院;日據時期,
日人將赤崁樓改建為「陸軍衛戌醫院」,1918 年日本人整修赤崁樓,做為臺灣
總督府日語學校臺南分校; 1935 年台灣光復後,赤崁樓被作為台南市歷史文物
館,並在 1982 年被列為一級古蹟。(註三)
三、赤崁樓的建築
赤崁樓係用糖水、糯米汁,攪拌蠔殼灰,疊磚建造而成。周圍約一百四十一公
尺,樓高十公尺半,南北角有瞭望臺,還有古井與地窖兩所,可儲存糧食預留
水源,原為荷式建築,1886 年知縣沈受謙為了振興文教, 在赤崁樓北側建蓬壺
書院,同時將赤崁樓的樓基填平,在其上建造文昌閣、五子祠及海神廟;次年
中法戰爭結束,民眾要求恢復大士殿,於是赤崁樓竟成了廟、院、閣、祠、殿
五座傳統中國建築於一堂的形態;台灣光復後,1965 年將原本的木結構改換為
鋼筋水泥柱樑,並且在海神廟側增闢庭園,且將出入口由西向改成南向,並再
於 1992 年展開修復工程, 現在的赤崁樓呈現的是荷式城堡與清式閣樓建築並
存的外觀。(註四)
四、赤崁樓的文物
赤崁樓的陳列室有三間,海神廟一樓的兩邊牆壁上展示清代統治臺灣之圖片,
並陳列了古代臺灣與內地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