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徒步五公里百岁老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天徒步五公里百岁老人

每天徒步五公里百岁老人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以长寿老人众多而闻名于世,因此也被誉为“中国长寿之乡”之一。据当地老龄办工作人员介绍,该区30万人口中,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28位,其中百?q以上的老寿星14人,全区百岁老人高出全国平均比例17倍 得知笔者此行专为探访百岁老人,老龄办的工作人员特意把我引到了青龙镇。据说该镇有位去年才满百岁的老人,名叫杨松云,是当地有名的弹花匠。他除了有一手弹棉花的好手艺外,还有一个习惯―――这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喜欢长时间徒步走,每天至少要走五公里。除了吃饭、睡觉、喝茶的时间之外,不管是天晴下雨,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到外面逛街走路 把60载没走的路都走回来 在青龙镇,假如你说要来找百岁老人杨松云聊聊天,谈谈长寿经,很多人都会摇着头说不知道这个人。假如你换种问法,打听镇上干了近60年的“老弹棉花”,一准就能找到他 年轻时,为了养家糊口,杨松云学了弹棉花这个手艺活。由于他讲诚信,收费低,而且弹的棉花质量好,许多人都愿意找他。由于生意特别的好,他也就很少有时间出门,更没有闲心去逛街了。一直干到70岁以后,杨松云把弹棉花的生意统统交给小儿子杨德友打理,自己才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于是,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喝茶、清洗自己的衣服、扫扫地外,其余的时间他都是独自一个人在青龙镇上逛街。他说,要把原来没走的路都统统地走回来 儿子杨德云的门市前就是103省道,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我们来拜访的这天上午,杨松云老人刚吃完一个煮鸡蛋,一碗菜稀饭,外加一小半馒头后,用手抹了抹嘴巴,来到门前的竹椅上坐下。因为耳朵听不清,我们无法与老人一起交流,只见他静静地睁大眼睛,望着过往的车辆在公路上飞驰。他小儿子杨德友对我们说道:“他是坐不住的,一会儿就要出去逛街的。” 60岁邻居走不赢他 “杨大爷,又出去逛了哇?”见到杨松云老人出门,60岁的邻居张永兰高声地与扬松云打着招呼。只见老爷子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 张永兰告诉笔者,老人家走起路来就这样,不但甩脚甩手,而且还抬头挺胸的,看着多神气,旁观者都想跟着他走一走。张永兰想了想,又说:“有一次,我正好与杨松云老人顺道同行,可走出不到一公里,我就被他甩得老远,一般人还真走不赢他。光就看他这架式,不看他身份证,谁相信他已是百岁老人?” 杨松云的小儿媳妇告诉笔者:“我爸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先绕青龙镇上走一圈;回家吃过早饭后,又要出去走,直到中午才回来;吃过午饭后,他还要去走一圈;晚上,如果我们没事时,还会陪着他走一阵子。这样算下来,如果不下雨,五公里不得少。” 老人长寿的“补充秘诀” 问起杨松云的其他长寿秘诀,老人的儿媳妇张海彬抢着告诉笔者:“我老人公(公公)除坚持徒步走外,在饮食上也无特别之处,只是一日三餐之外,他平时喜欢喝奶粉,把喝奶粉当成吃零食,而且睡觉前要喝一盒纯牛奶,半夜之后,还要喝一盒。” 儿子杨德友又抢过话题,接着说道:“我父亲长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跟家庭基因有关。我父亲他们兄妹有六人,他是老二,我大爸活到了99岁,才去世的,我的其他几个长辈如今都还活在世上,最小的姑姑也已经是80多岁了。”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