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是实现男女平等的有效手段之初探.docVIP

对教育是实现男女平等的有效手段之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教育是实现男女平等的有效手段之初探.doc

对教育是实现男女平等的有效手段之初探   摘要:在当今社会,男女平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在实现男女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地位都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社会上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是屡见不鲜,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造成的,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从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入手,其重要的方法就是教育。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th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has become an irresistible trend of history,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re is no gainsaying, it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recent years, and it has greatly improvement to women in some aspect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society and family in our country. However,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s common in the society, and the author thinks the deeper reason that leads to such phenomenon is peoples ideology.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phenomenon, we should change peoples ideology firstly, and in which the important method is education.   关键词:男女平等;教育;基本国策;和谐社会   Key words: th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education;basic national policy;harmonious society   中图分类号:G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193-02   1男女不平等的渊源   正如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形成都不可能是一个原因造成的一样,男尊女卑也是如此。除了父权制和社会文化是其形成的根源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的影响,例如: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都在不程度上对这一现象形成和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以下仅就父权制和社会文化对男尊女卑这一现象的影响进行论述。   1.1 父权制是男女不平等的主要根源人类在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之初,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那时男性与女性之间是平等的,和谐的。只是在人类进行了三次大的社会分工之后,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继而出现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在婚姻家庭中妻子儿女都成为家庭男子的私有财产,女性的主导地位被逐渐弱化了,在此基础上,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男主女从的两性关系逐渐形成。恩格斯针对这一历史现象曾说过:“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使女性被奴役并造成不平等的两性关系的根源不是某个男人或全体男性,而是父权制。父权制的性别体系自古以来就为两性规定了不同的性别角色:“男主外,女主内”,“男受命于朝,女受命于家”。 父权制的性别体系以一种文化预设定了男女两性不同的气质和特性,但这规定在总体上是有利于男性的个人发展,而不利于女性的个人发展的。   1.2 社会文化也是造成男女不平等的根源之一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人的性别分为两种: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社会性别是指基于生理性别的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表现为社会对男女在婚姻、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的固定期待。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朋友或强制或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男孩子应该坚强、勇敢,女孩子应该温柔、善解人意等。这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