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侵权法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第四章 侵权法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3学时) 主要内容 4.1 侵权法的基本理论 4.2 侵权责任的构成和责任方式 4.3 侵权责任主体 4.4 不同损害形式的侵权责任 4.5 无责和免责 4.6 案例讨论 4.0 概述 现代社会大规模的事故出现、侵权事件出现 侵权法的功能从对过错的处罚、保护行为自由,变为对不幸受害者所遭受损害的救济 以受害人为中心、突出对受害人的关爱 强调在损害发生后应当公平地分担损失,特别是在强调自有保障和权益保护之间,适当向受害人的保护倾斜 侵权责任法除了补偿功能之外,还具有预防、惩罚的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我国是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全法共12章,只有92条,内容包括了: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 第三章 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 第四章 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第五章 产品责任 第六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第七章 医疗损害责任 第八章 环境污染责任 第九章 高度危险责任 第十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十一章 物件损害责任 第十二章 附 则 被认为是:补充了传统民法上的很多“权利空白”、有利于我国《民法典》的诞生 4.1 侵权法的基本理论 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 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上述为不完全列举,具体了民法通则的民事权利内容 人身权、人格权、名誉权 人身权、人格权、名誉权 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民事权利”中专节(第四节)规定了“人身权”: 生命健康权 姓名权(名称权) 肖像权 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婚姻自主权 隐私权 美国学者最早提出:一种个人信息免受刺探的权利; 学界认为: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利; 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四大内容: 个人生活安宁权 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 个人通讯秘密权 个人隐私使用权 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公民的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 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听、监视、窥视,但依法除外 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窥视或者骚扰 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窥视、调查或者公开 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除外 公民的通讯、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得刺探和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不得非法调查和公开 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 公民不向社会公开的过去和现在纯属个人情况(如多次失恋、被罪犯强奸、患有某种疾病等)不得进行收集和公开 其他纯属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加以收集、传输、处理和利用 4.2 侵权责任的构成和责任方式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确定侵权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依据和标准。 加害原则(客观归责原则):是以损害的客观后果作为归责标准,即“有损害就有责任”; 过错责任原则:即 “无过错就无责任”;(法国民法典将该原则取代了加害原则而成为基本原则);分故意和过失 无过错责任原则:有行为、有损害结果、之间有关系 公平原则 我国侵权法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侵害人身权益的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的损害,是造成他人生理的、心理的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侵害了他人人身权造成精神损害所应给予的财产赔偿。 精神损害 填补功能 惩罚功能 安抚功能 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 适用于人身损害-财产一般不涉及,特殊的未加限制,如珍贵的照片等 精神损害后果严重 造成受害人死亡,近亲属的精神损害 造成受害人残疾,受害人的精神损害;残疾等级越高,精神损害越严重 上述情况以外的,视情况而定 4.3 侵权责任主体 (1)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造成损害,要承担责任 监护人代为承担责任 监护人尽到责任,可以适当减轻责任 先从本人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完全行为能力人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造成损害的责任 有过错的,应该承担责任 没有过错的,应该承担补偿责任 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失去意识或失去控制,应该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3)用人单位为其工作人员 用人单位为其工作人员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工作人员与用人单位存在法律上、事实上的合同关系 工作人员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