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特罗替卡松不同配比剂量治疗高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比较.docVIP

沙美特罗替卡松不同配比剂量治疗高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美特罗替卡松不同配比剂量治疗高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比较

沙美特罗替卡松不同配比剂量治疗高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不同配比剂量对高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重度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高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 按给药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 每组36例。低剂量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 50/250 μg, 中剂量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 μg。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 中剂量组中度在治疗0周时,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显著低于低剂量组中度,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低剂量组SGRQ评分为(30.48±13.67)分, 中?┝孔槲?(39.34±13.58)分;治疗后低剂量组SGRQ评分为(24.11±11.87)分, 中剂量组为(32.35±12.08)分;治疗后两组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平喘止咳、吸氧、纠正水电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 50/250 μg, 中剂量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 μg。沙美特罗替卡松具体吸入方法:让患者取直立位, 让其进行最大呼气后, 指导患者进行最大吸气, 并吸入药物沙美特罗替卡松, 同时屏气10 s, 在吸入药物后10 min用清水漱口[5-11]。患者肺功能临床检查[12]:在对患者肺功能检查前1 d停止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测量患者在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 重复测定3次, 3次测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 取其高值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进行比较。利用SGRQ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问卷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GRQ评分比较 治疗前低剂量组SGRQ评分为(30.48±13.67)分, 中剂量组为(39.34±13.58)分; 治疗后低剂量组SGRQ评分为(24.11±11.87)分, 中剂量组为(32.35±12.08)分;治疗后两组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低剂量组SGRQ评分为(30.48±13.67)分, 中剂量组为(39.34±13.58)分;治疗后低剂量组SGRQ评分为(24.11±11.87)分, 中剂量组为(32.35±12.08)分;治疗后两组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⒖嘉南? [1] 黄红铭.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3, 34(6):272-274. [2] 陈乐宁, 杨皑岚, 谭芳, 等.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 μg与50/500 μg治疗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重度稳定期疗效与安全性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7):4760-4762. [3] 陆月明, 王莉, 顾盼.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刊, 2015, 50(2):36-38. [4] 金梅, 迟玉敏, 孙宝华. 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治疗重度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3):791-793. [5] 何芳, 张霄, 陈赫军. 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23):5917-5923. [6] 王剑, 李学军. 沙美特罗替卡松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8(5):83-87. [7] 李燕娜.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4(3): 217-228. [8] 唐红梅. 噻托溴铵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500)治疗重度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西南军医, 2011, 13(6):976-980. [9] 杨勇刚, 胡强, 王利玲, 等. 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