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问题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问题   摘要:从发展观角度研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解决劳动力转移方向问题,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因此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 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或行业分布问题,依次出现了城市工业吸纳、乡镇企业吸纳以及第三产业吸纳三种不同的观点流派,其中城市工业论作为其中的主导思想一直影响至今。结合实际,这三者在吸纳转移方面的效果如何,在新形势下谁更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更具优势,应该在何种行业采取政策倾斜扩大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成为了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 2 三种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的比较分析 城市工业部门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主要在于: 第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工业部门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去从事工业生产,这就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第二,在工业化过程中,西部由于工业化起步过慢,仍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再加上东部发达地区不断的向西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城市工业部门的工作相对比较固定,可以保证劳动力的长期吸纳,为其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尽管城市工业部门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存在着这样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局限,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弱化,很难达到预期的就业目标 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工业部门中“就地转化”的吸纳途径具有其优势 现行的户籍制度基本排除了农村来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城市永久居住权的可能。这个制度无疑增加了外出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在城市就业的成本。另外,农村来的打工者一般不被城里人所认同,常常面临被驱赶和歧视的可能,这必然造成其心理调整成本的高昂。上述种种起负面影响的心理成本与城市就业竞争加剧状况的结合,使得许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宁愿选择货币收入低于城市的本地农村工业经济部门。然而农村工业部门――乡镇企业的吸纳作用也遭到了很多质疑 3 结论 通过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途径的比较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第一,我国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吸纳问题上,要结合我国的城市工业失业问题严重、传统农业发展滞后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第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工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逐渐下降,而城市失业的不断加剧也弱化了城市工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的作用 第三,三元经济理论所支持的乡镇企业“就地吸纳”的观点,随着我国乡镇企业先天不足及后续发展跟不上的缺陷及其应用上局限性的逐步凸现,使其并不能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 4 相关政策建议 4.1 对于乡镇企业而言,要提高其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能力,一方面有效的约束乡镇企业经营的社会目标的扩展,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巩固其经营根基,提高自身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注意乡镇企业发展的适用性,对于适合发展的地区应该加强农村工业的资本积累,有效的筹集发展基金,使其走上良性梯度发展道路 4.2 对于城市工业而言,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向西部落后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工业,提高就业弹性,以吸纳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以较少的资本投入容纳较多的劳动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挥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吸纳劳动力的作用;适度扩大对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投资,刺激需求,以开拓市场,增加就业岗位 4.3 对于第三产业而言,首先政府要转变产业发展观,重视第三产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的作用,在资金、技术、政策上对第三产业加以扶持,对吸纳劳动力的主导行业提供政策倾斜,使其得到优先发展;其次农村劳动力在选择就业时也应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其在第三产业的自主创业行为,进而壮大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再次,鼓励科技服务、信息、咨询和社会化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创造更多的就业需求,进而为更多的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最后,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鼓励各类主体投资农村第三产业 4.4 对于农村劳动力自身而言,主要是要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自身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