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题散文化抒写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诗题散文化抒写策略

苏轼诗题散文化抒写策略   苏轼诗喜用长题,有些题目或题记长达数十甚至一百多字,这在历代诗歌中是种特异现象。诗题为一诗的主脑,全篇的提要,诗人都以简洁为贵,而苏轼一反传统的格局,在诗题这个方寸之地戛戛独造,犹如在小园里广植参天大树,在船头上驰骋狂野骏马。对此,人们总会归结到苏诗散文化倾向的因素。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笼统;准确地说,应该是微型散文闯入诗题的抒写变格 纵观古代诗歌,上古诗无题或短题,短者如“古意”、“失题”、“闷”、“雷”、“火”、“无题”、“情诗”之类,而咏物诗常有一字一题。诗题与诗一样,力求精炼雅洁,至魏晋始才渐有长题之风气。陶潜诗有十多字的题目,谢灵运诗有二十多字的题目,如《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其和之四首》等。诗的长题明显出于唐代,最突出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长题如五古《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流夜郎,与张相公相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四十字的诗而题目长五十六字。杜甫长题如五律《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垒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存诸焚香瓷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翎?婵娟,宛有尘外致。乃不知兴之所之,而作是诗》,题长六十七字。白居易一首七律《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数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题长五十字。自唐至宋,苏轼继承了长题传统,他很多诗题常有五六十字之多。七绝二首《子由将赴南都……》题长九十五字,最长一首七律竟有一百零二字:《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江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盖实梦也。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示余,觉而思之,盖南华赐物也,岂复与伯固相见于此耶!今得来书,知已在南华相待数日矣。感叹不已,故先寄此诗》。宋代诗人中除黄庭坚、陆游偶作长题外,此后诗人的诗题很少有类似情况。但在清末民初又出现长题情况,最突出的是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的陈曾寿。他的《苍虬阁诗集》中百字以上的长题有四五首,最长一首为一百四十六字,系记述辛未年(1931)末至旅顺蒙溥仪关心生活之事,这已是一篇短散文的格局了 诗出现长题的原因,首先应该从诗歌创作规律中探求。近体诗有字数限制,歌行类古风长短不限,但总的来说,字数的约束是诗精粹性的一个起码要求。在有限的篇幅内产生无限的意味,才是诗的本质特征。昔人论五言律诗:“如聚四十贤人,更著一屠沽不得。”诗人好比主人,只能“宴请”贤人,不能掺入粗俗之辈。刘熙载认为,“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剥去数层方下笔,庶不堕熟字界里。”诗人在写诗时,常有一些影响抒情性和精炼要求的字句纷至沓来,如有关诗的背景材料,包括叙述性、介绍性、注释性的内容。它们虽然有一定作用,不是“粗俗之辈”,但放在诗中总难免成为累赘,应该“剥去数层”。而“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砍尽枝蔓,实在不能割舍的,可以把它们另列于诗句之外,放在不受“编制”限制的题目中 其次,应从诗的发展趋势和诗人的写诗习惯来研究。古诗常有议论入诗的倾向,而杜甫擅长此道;宋人学杜,又力图蹊径独辟,逐步滑入以“以文字?槭?,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斜道。苏轼高才俊迈,散文擅唐宋八大家之名,才学如水银泻地,肆意汪洋,所以诗中的散文化倾向特别明显。他不仅把诗散文化,而且把诗题也当作洋洋洒洒的散文去自由抒写。其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诗的认知和审美空间,弊端是削弱了诗的简洁凝练,甚至题对于诗已呈喧宾夺主之态势 苏诗长题的抒写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点明诗之本事。诗反映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情况,便于读者了解人物和事件的背景。《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其婿曹焕往筠,余作一绝句送曹以戏子由。曹过庐山,示以圆通慎长老,慎欣然亦作一绝。送客出门归,入室趺坐化去。子由闻之,仍作二绝,一以答余,一以答慎。明年,余过圆通,始得其诗,乃追次慎韵》(九十四字)其诗云:“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斗(抖)擞旧尘埃。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为了方便读诗,诗题中叙述了多项内容:四人之间诗的赠答来往,以及慎长老神秘坐化,主要事件应作交代;高安即江西筠阳镇,唐时改为高安县;东轩长老是对子由的戏称。有了这些情况介绍,就有利了解事情的本末和诗人的情感。当然,有些本末还不能全部索解,需要其他材料的佐证 又如古风《兴隆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小饮清虚堂。定国出数诗皆佳,而五言尤奇。子由又言,昔与孙巨源同过定国,感念存没,悲叹久之。夜归稍醒,各赋一篇,明日朝中以示定国也》(七十三字)。诗曰: 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遥知清虚堂里雪,正似?U?N林中花。出门自笑无所诣,呼酒持劝惟君家。踏冰?R竞战疲马,扣门剥啄惊寒鸦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