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巨峰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生及防治.docVIP

设施巨峰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生及防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施巨峰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生及防治

设施巨峰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生及防治   摘要 通过实施财政部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推广的配套技术解决了对设施葡萄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穗轴褐枯病危害问题。辽宁省最早生产设施葡萄的是营口产区,以该区设施葡萄穗轴褐枯病受害农户为技术示范典型,通过3年的技术跟踪,找到切合实际的病害防治措施,为葡萄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设施栽培;巨峰葡萄;穗轴褐枯病;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129-02 设施栽植果树是近十几年来新兴的果树栽培技术,其相对于露地果树生产是大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朝阳农业项目,是北方广大果农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手段。在实施中央财政部科技推广项目“设施果树新技术及配套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辽宁省营口市盖州陈屯镇枣峪村巨峰葡萄设施促成栽培中,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生比较普遍且严重,给果农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其中一果农有7栋各占地667 m2的温室促成栽培5年的巨峰葡萄,由于穗轴褐枯病严重发生,2014―2015年春季只收获了700 kg左右葡萄 由于营口地区温室内巨峰葡萄穗轴褐枯病呈现发生早、传播快、时间长、难防治的特点,枣峪村部分果农放弃温室巨峰葡萄生产,改种其他作物。针对这一情况,2015年底至2016年,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组织科技人员对温室巨峰葡萄穗轴褐枯病进行攻关,并对果农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很多果农都取得丰收。该果农的7栋温室收获葡萄8 500 kg以上。2014―2016年连续实施配套技术,有效控制了设施栽培巨峰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发生 1 发病症状 葡萄穗轴褐枯病又叫轴枯病,最早于1985年在辽宁省沈阳市、抚顺市发现,经鉴定,系由一种交链孢菌(Altern-aria)侵染所致。罹病的幼穗穗?S变褐干枯,果粒萎缩脱落,是威胁葡萄高产、稳产的一种新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巨峰、红富士、黑奥林等欧美杂交种葡萄,主要危害部位为幼嫩的穗轴和果梗,有时也危害幼果。一般情况下在葡萄抽生出幼穗至花序分离前即可发病[1]。发病初期,首先在幼穗的果梗或穗轴上出现淡褐色水浸状斑点,湿度大时斑点扩展迅速,使果梗或穗轴的一段变褐坏死,进而失水干枯变为黑褐色,主穗轴、穗尖和花梗上均可发病;发病后期湿度较大时病斑上有时可见褐色霉层,当病斑环绕穗轴或小果梗一周时,其上面的花蕾或幼果也将萎缩、干枯、脱落。该病也可侵染花冠。在未开放的幼嫩花朵顶部出现褐色病症,湿度较大时出现黑褐色霉层,以后症状发展到整个小花梗,致使其全部干枯 幼果染病,病斑呈圆形黑褐色斑点,直径为2~3 mm,病斑仅存在于果实的表皮,不深入于果肉组织中,随着果粒的生长和膨大,病斑稍扩展后表面结痂脱落,对果实发育无明显影响 2 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链格孢属葡萄生链孢菌(Alternaria viticola Brun)。该病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的形式在结果母枝、枝条的表皮、芽鳞、架材和拉线及土壤中越冬。温室内幼芽萌动后,在花序抽出至开花前后,当温、湿度适宜时,越冬病菌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助水滴和热风炉鼓风传播到花序上,进行初侵染,为害幼嫩的花蕾、穗轴及幼果,使其萎缩、干枯,造成大量落花和落果。病害潜育期仅2~4 d。形成病斑后,病部又产出分生孢子,借助水滴和热风炉鼓风进行再侵染。当果粒大小超过黄豆粒时,果梗及穗轴成熟和老化,病菌停止侵染[2] 该菌是一种弱性寄生菌,侵染能力取决于寄主组织的幼嫩程度和抗病能力。由于温室内葡萄抽穗及花期低温多湿,幼嫩穗轴持续生长时间长,木质化缓慢,且多次施用冲施肥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瘦弱,病菌扩展蔓延快。同时,若使用的棚膜质量较差,易形成大量的水滴,加上使用热风炉进行鼓风,加速了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3 防治方法 3.1 选用抗病品种 巨峰葡萄对穗轴褐枯病高度感病。对温室内树体较弱、生长不良、整齐度不高、树龄较大的巨峰葡萄,建议拔除后重新栽植。选用量高、市场效益好、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醉金香、茉莉香、阳光玫瑰、岳香无核、香悦等 3.2 选用优质棚膜和地膜 淘汰劣质棚膜,选用优质无滴膜,以减少温室内的水滴;同时,地膜要盖严,灌水时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降低温室内湿度,把温室内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 3.3 淘汰热风炉 为了提早温室升温和葡萄提早上市,枣峪村很多设施促成栽培巨峰葡萄的果农,习惯使用烧热风炉鼓风提高室温。虽然在傍晚烧热风炉有利于提高晚间室内温度,有利于葡萄生长和提早成熟,但也极有利于穗轴褐枯病的发生与传播。在调查中发现,不使用热风炉的温室室内果穗发病率一般为12.5%~20.5%,而使用热风炉的温室内发病率高达26.4%~42.8% 为降低病害发生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