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

【专题考纲·重点解读】 (教师用书独具) 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 ——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文学领域,《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科技领域,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考向一 先秦至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典例1】 (2013·课标全国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本题以考古墓葬等级的区别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秦国与六国墓葬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战国时期秦国墓葬的特点是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没有等级差别,这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中央集权加强的突出表现;而六国墓葬等级区分清楚,反映出分封制的影响依然存在。A项题干中未涉及,故排除;B项本身表述错误,故排除;D项本身表述错误,战国时期的战争本身就是对分封制的破坏。 答案 C 【考向感悟】 (1)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也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命题多运用图文材料,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涵、特点及对后世社会遗存现象的角度,或者联系秦汉郡县制、郡国并行制、推恩令等制度进行综合考查。 (2)秦汉时期的皇帝制度、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等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高考命题主要通过新情境、新材料的设置,考查对皇帝制度的特征和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演变、影响的理解和认识。复习备考时,注意从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汉政治制度的继承发展变化、特点及影响等角度来理解和认识。 【深化必备】 宗法制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1.封建政治方面 (1)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 (2)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3)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2.社会习俗方面 (1)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和家族家谱的修订及宗祠家庙的建立。 (2)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和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3.思想观念方面 (1)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 (2)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 (3)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 (4)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和阻碍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 (5)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预测1】 (2013·惠州调研)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 解析 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刘邦父亲的话“帝,人主也”可知“天下法”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 答案 C 考向二 先秦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及小农经济的形成 【典例2】 (2013 ·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解析 本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